“学习力等于竞争力”,这句话在上学时期还没有那么深的体会,参加工作以后才真正深有体会。
为什么同样的时间,别人能够升职加薪,自己却还是原地踏步;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别人能够找到更好的方法,而自己却不知道如何解决;为什么同样的聊天,别人能够越聊越起劲,自己却无话可说。这些都是因为学习的原因。
正因为看到了这些差距,很多人在参加工作以后,仍然把“学习,学习,再学习”挂在嘴边,强迫自己去继续学习,但效果却一般。这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对。
进入职场的人在学习上容易进入一些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
多而杂
第一个误区就是学的多而杂。
“多学点总是没有坏处的”,“现在用不上,将来万一用到呢”。因为这些观点,很多人就是看到什么都想要去学。
今天看到别人通过写作,获得了收益,那我也要去学习写作;明天看到别人旅行做了手帐,挺漂亮的,我也要去学习做手账;后天又看到朋友圈营销类的,我也要去学。
学习却实是多学点没有坏处的,但是现在的人自控力差,很少能坚持去学习;注意力差,无法长时间集中精力去学习;时间管理能力差,每天光忙工作就够忙的了,无法保证学习时间。
在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就不要追求多了,而要追求精。
选择一两个自己真真切切需要去学的,集中时间和精力从基础开始一步一步学习,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学习方式,而不是什么东西说起来好像懂点,但是深入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判断什么该学就看它能解决你什么问题。
写作能解决你现实中的什么问题?工作中经常写文案,那学习写作能解决工作问题,这是该学的;工作生活中都用不到写作,那学习写作是可以往后放的,先去学习对工作生活有用的。
手账只是自己的一个兴趣,会不会做对工作生活上都起不到什么作用,同样可以往后放。工作生活中没有需要去解决的问题,再来学习这些兴趣类的。
现在看看你正在学习的内容,具体是能够解决你的什么问题?
时间长
第二个误区是学习时间长,效果才能好。
上学期判断一个人学习好坏,大多数都是拿学习时间来衡量的,某某同学每天学到十一二点,很勤奋,很努力,是个好学生。
工作以后,很多人都是学习了一段时间后看不到什么效果,就觉得自己学习不到位,一再的加长学习时间,判断学习好坏,仍然是用时间来衡量。
上学期的学习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所有的时间都是用在学习上的,工作后的时间没有上学时期那么多,还想靠时间来加强学习效果,是不太容易的。而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好的效果。
就拿记忆来说,为了记住一些知识,很多人会每天都抽出时间来背。而掌握了记忆规律后,不需要天天来背,只需要按规律,学习完当天看一下,明天看一下,隔天再看一下,然后就是一周后,一月后再来看。这样花的时间少,效率反而更高了。
不只是学习,任何事情都不能以时间来衡量,应该是以他的效率来衡量。
学习方式
第三个误区是学习方式。
上学时期的学习内容,学习计划,学习安排等都是由老师来安排引导的,自己不需要去考虑这些,只是按着执行就可以了。
工作以后,没有了老师的引导,家长的监督,很多人突然发现不会学习了,不知道学习计划该怎么做,不知道该怎么去学。学习方式仍然是参照上学时期的方式来,看书,听课,做题。
工作以后的学习,不只是从书本中来,好多知识是从工作实践中来的,这也是最好的学习;工作以后的学习,也并不是一定要通过采用上课听讲的方式来,在和别人交流中,就能学到好多新知识;还有做题,工作后的学习,并不会有考试等方式来衡量,而应该以运用来衡量。
把所学的放到实际中来应用,才能发现问题,发现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不断的继续去学习,这样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以上就是对学习的一些看法,你对此有何看法,欢迎留言。
蚂蚁
《好好工作——个人效能管理精进指南》作者
成长导师,百万人气讲师
自律达人,坚持4点起床四年多
效率达人,每天完成一篇文章;每周一次微课分享
实践达人,两年完成从普通员工到总监,三年实现面朝大海
理财达人,每月2000,两年理财收益可达到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