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一周时间读了张宏杰所著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说实话写曾国藩的书太多了,有时候不禁让人眼花缭乱,大概是不知从何处入手,在各位大家的笔下,曾老前辈成为了“圣人”,“完人”,成为了人们争相学习的楷模。但是张宏杰先生的这本书,却不同以往,他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除了“高大全”以外的另一种美――“缺陷美”。
一
曾国藩是一个笨人,一生一直在做笨事。
曾国藩智商不过中等,参加了七次县试才考上秀才,比起左宗棠、李鸿章、梁启超等人,他着实是一个笨人。他的学习方法也很笨,没有巧劲,通常是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本书,只知道一条道摸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然而,正是他的这种笨,或者说是缓慢的前进,也让他培养起超乎常人的勤奋,刻苦,踏实。
他的笨,还体现在对家人和子女上,对家人和子女要求很严,生活简朴,女儿的嫁妆不能超过两百两,他这个官职,配这样的嫁妆,简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他要求夫人和女人织布做衣做鞋,要知道,他可是堂堂两江总督呀,相当于今天的三个省的省委书记和一个战区司令的权力之和。家里喝酒还要亲自上街去打。
他太笨了,在晚清那样的社会背景下,竟然不收礼。家里搬家,知府送他家居用品,他只收了七张草席。有军官送十六包大礼,他只收了一顶小帽子。这种良知坚守一天两天容易,可坚守一辈子,谈何容易。就算自己坚守容易,家里妻儿老小、门房巡捕都坚守还容易吗?
二
曾国藩是一个病人,一生一直忍受病痛折磨。
曾国藩是一个病痨。他天资平庸,不仅体现在智商上,还体现在身体素质上。他还没到35岁,就出现早衰的征兆。皮肤病困扰他一生,以至于到晚年他竟然娶妾抓痒。耳鸣,失眠,腰疼,疝气,牙痛,脾胃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等等,多种疾病几乎伴随他的一生,严重影响他的日常工作和学习。后来他又患了眼疾,直至最后一只眼睛失明。
普通人如果被这么多病魔困扰着,能维持基本生活就算不错了。可是曾国藩他之所以是曾国藩,他就不同于常人,他比常人有更大的毅力,他不仅仅克服、忍受着病痛的折磨,而且在病痛的这么中不断充实自己,历练自己,敲打自己。他依靠“强”字,和病魔做着斗争。他必须勉强自己,用意志力来统帅自己,强令自己学习、工作、振奋精神。他要求自己自强,他一生都在战斗,每天、每时都在战斗,不仅和敌人战斗,他也和自己战斗。他一生不服输,遇到困难,总是打起全部精神,挺将过去,支撑他奋斗一生的,就是这种奋斗精神。
三
曾国藩是一个俗人,一生一直很俗。
曾国藩确实是个俗人,30岁之前,他俗不可耐。刚入京城,他心性浮躁,坐不住。他乐于交往、喜欢热闹,经常走东家串西家,酒食宴饮,穷侃雄谈,下棋听戏。他为人傲慢,修养不佳。他“高己卑人”,“凡事见得自己是而他人不是”,人性的弱点在他身上暴露无遗。他脾气火爆,还经常与人打架。他自矜自夸,不懂装懂,显摆自己,夸夸其谈。他还很好色。
同样是俗人的曾国藩,不俗之处就在于他“恒而改之”,30岁以后他开始写“日课”,立下了“学作圣人”之志。从自己的三大缺点入手,下猛力,下大功,每日必思,没思必改。他会在日记中痛批自己。他展开了一场与自己自然本性的一次搏杀,针针见血。正如张宏杰所说“有的人一生被物欲禁锢,如同被困在圈中的猪,终生没能清醒。有的人意识到醒来的必要,但终生处于一种‘勤奋地懒惰着’的状态,一生想用力力不足”。曾国藩完成脱胎换骨的过程,就是吃大苦耐大劳的过程,写日课修身,就是他一生“猛火煮”的阶段。
在自我完善的路上,他一生最推崇的品质是“有恒”,他的办法就是“熬”,熬不下去,也得熬。每当极倦怠疲乏之时,他就调动起“刚猛”的精神和自己的本我“血战”。做事从无恒到有恒,他经历了无数心灵磨难。
四
曾国藩是一个迷信之人,一生也信天命。
曾国藩算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是他的一生却和“八字”、“风水”、“面相”等玄而又玄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祖母之丧,让曾国藩对风水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祖母的葬地选择,让曾国藩认为家里的好运得益于葬地风水。曾国藩一生研究《易经》,对八字也有研究,学会了算卦。而且他还精通面相术,一生中,他发现人才之多,影响之大,史上确实无人可与匹敌。
他从无神论者逐步变成了天命论者,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体现了曾国藩晚年的一种悲观心理,一方面是他个人的家庭因素,另一方面是对国家前途的悲观。他苦苦奋斗一生,然而垂暮之年,他猛然发现用尽一生精力换来的“同治中兴”不过是一片虚假的繁荣。他一生一丝不苟的苦学苦修,却没有达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悲观和失望成为他晚年生命的主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