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在实际教学中,有时候我们会忽略教师评价,一方面觉得评价过多会耽误教学时间,另一方面认为不就是说学生回答的“对”或“好”这样简单的事吗。其实,恰如其分、幽默风趣的评价语言,会调动学生学习这节课乃至这门课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评价语言较单一,不外乎“好!”“很好!”“你真棒!”“你真聪明!”这样的语言,表面上看,这是对学生的肯定,有激励作用,一次两次可以,时间久了,学生感到厌烦,因为对所有的学生千篇一律的鼓励语言,学生会认为教师的语言不丰富,缺乏感染力,失去了对这门课的兴趣。所以,恰当地运用教学中的课堂评价语言,既能反映一个教师的能力,也是教学中的艺术。
那么,怎样使用课堂评价语言,达到课堂教学的催化剂作用,我们不妨一起来看几个 教学案例:
北师大附中特级教师王少欧老师给七年级的学生上《春》的课堂实录。课堂上,当王老师叫同学们把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听,学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这时王老师发现有一位女生低着头未举手,于是她走到这位学生跟前轻声问道:“你为什么不举手?”小姑娘说:“我有点紧张。”“读书就不紧张了,能试一试吗?”小女孩望着老师不吱声。王老师扶着她的肩膀,轻声说道:“我给你起个头,能读吗?”小女孩说:“能!”于是王老师起了头,小女孩开始小声地读了起来,后来越读声音越大,越读越流利,待她顺利地读完后,王老师接着问她:“你现在还紧张吗?”小女孩答道:“不紧张了。”王老师又问:“你知道你在多少人面前读书吗?”“不知道。”“不知道我告诉你吧,你在四千多人面前读书,多不简单啊,回去告诉你爸妈。你敢当着四千多人的面读书,多么了不起!”小女孩听了小脸乐得像绽开了一朵花。
一位老师上公开课,讲《镇定的女主人》时,请学生找“镇定”的反义词,一学生讲“慌张”,这些老师又问:“那把‘慌张’放入课题,这课题应怎么读?”该生说:“是‘慌张的女主人’。”大家笑了。这位老师幽默地说了一句:“你才是一个‘慌张’的小姑娘呢!”大家笑得更欢了。这学生害羞地吐了一下舌头,连忙改口说:“应该是‘不慌张的女主人’。”后来,这学生举手举得特别卖力。到了最后抽读课文时,这位老师还特意指名,“请那位慌张的小姑娘来读!”(老师的公开课都是借班上课,学生与老师之间互不认识)那小女孩兴奋极了,有声有色地读了起来。
有一次,一个学生在读有关竹子的句子,读得不错,而此时贴在黑板上的一段竹子正巧掉了下来,于是这位老师借题发挥:“你读得多好,看,连竹子也来祝贺你了,那老师就把它送给你吧!”说着,便把竹子递给了那个学生。那个学生激动得涨红了脸,引得所有的学生羡慕不已。大家又纷纷发言,力争得到老师别具匠心的奖赏,不知不觉中又形成了一个教学高潮。
以上三个例子是从网上搜集到的,当然类似的精彩语言不胜枚举,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优秀教师。纵观这些课堂评价语言,我们不难发现,语言的使用不能空洞,要有针对性,更不能拘于一种形式,它应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程及课型,通过教师充满智慧,富有幽默与风趣的语言,使被评价的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与喜悦,提高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也显示出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课堂评价语言虽然即兴产生,却来源于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高雅的语言风格,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磨练起来的。我们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借鉴、摸索、总结,丰富自己的语言,呈现课堂评价语言的魅力。
课堂教学评价语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网友提问: 猫叔,急!!! 我家孩子最近被游戏俘虏了,逮着机会就捧着手机玩“吃鸡”,游戏里面打打杀杀的,我们非常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