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说:“想要变聪明,你要不断地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你必须将答案联结到深奥的理论架构,你要去了解这些主要理论,虽然有些难度,但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乐趣。”
如果我们想要掌握更深刻的思维模型,就要把自己分析问题的答案,从表面、现象的层次不断追问深挖,用更具有普遍解释力的原理来思考遇到的具体问题。
作者通过他读大学时去买衣服的砍价经历,引出从“从脚脖子上砍”策略。但这个策略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并不适合所有商品。与之相似的是“狮子大开口”策略。
“从脚脖子上砍”、谈判方法论、锚定效应等都可以视为“有效的策略”,但它们属于不同认知层次的有效策略。如果我们只掌握了其中一个策略,显然思考问题的层次就很单薄。
而有深度的思想就意味着我们不仅能看到问题的具体现象和解决方案,还能看到解决方案背后的更底层的规律;不仅能够理解问题表面的原因,还能洞察原因背后深层的原理,甚至能够看到在一层次思考时是成功有效策略的方法,在另一层次思考时可能反而是负面、有害的策略。
简言之,对一个问题的有效策略的理解,应该在不同的层次上形成阶梯。
事实上,解决任何一个问题的有效策略,都可以从经验技巧、方法流程、学科原理和哲学视角四个层次思考追问。对问题的解决策略理解的层次越深、维度越多,我们理解问题也就越深刻。
第一类是经验技巧型思维模型,往往出自实践经验总结,在我们处理具体问题时可以提供思路启发。
第二类是方法流程型思维模型,把很多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标准化、流程化了。市面上流行的类似麦肯锡工作法式的方法论书籍,往往是在这个层面给出可复用的思维模型。
第三类是学科原理型思维模型,是各门学科中科学家们发现的重要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用查理·芒格的观点就是,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如果我们能够把自己总结的“思维模型”追根溯源,和相关学科的重要科学原理联系起来,那么我们对这个思维模型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芒格把这种方法称为全归因治学法。
第四类是哲学视角型思维模型,是指不同学科思考问题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是我们了解这个世界的不同角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第四类的思维模型视野是最宏大、抽象和底层的,也是最影响一个人底层基础认知信念的模型。
这四个类型的思维模型,并不存在简单的“谁好谁差”的问题,而是各有所长,适用环境和条件不同。
作者还提到了棱镜法分解问题层次。我们需要一个拆解问题答案深度的三棱镜,从日常问题中挖掘出不同层次的思想。这个思想的三棱镜就是,问题不仅要跨领域地寻找答案,还应在获得答案的基础上继续追问——这个答案起源在哪里?背后更基础的原理是什么?能不能用更底层的学科解释这个问题?这些原理背后的思维方式是什么?我能从经验技巧、方法流程、学科原理和哲学视角不同层次找到不同的解释吗?
在作者长期的学习方法研究中,他发现人的学习能力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的。
第一个阶段,人们侧重于学习具体知识。学习者会花大量的时间在理解概念、练习掌握知识方面。然而,这个过程可能并不愉快,也不得要领。想要享受学习的乐趣,还要进入第二个阶段:探索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知识已经不是我们学习的对象了,而是在解决问题时自己创造或拿来使用的工具。
换句话说,学习的初级阶段往往是关注“具体答案”,而学习更高级的阶段关注的是形成答案的思路,即思考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更重要。
很喜欢作者提到的凯撒大帝的故事,凯撒的三万大军本来被河水围困,可是他却想出将水流引向九万敌军的办法。恺撒的做法,在思维方式上给了作者两大启发:
1.质疑我们提出的问题本身。找不到答案的时候,我们可以问自己:是不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本身就是错的?
2.从困境的源头思考问题。大多数人接受了暴雨给自己带来的困境,只是想如何应对困境。恺撒却从困境的源头思考——我虽然控制不了暴雨,但是我可以改变洪水的流向。为什么暴雨带来的问题一定是我的呢?
后来,这两个思维方式都成为我最核心的思维模型——“质疑问题”“改变源头”。这是恺撒穿越千年时空,送给作者的底层思维模型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