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救世主情节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个体辅导中,对遇难者家属对事实的否认,不予以纠正,不予以事实化,只陪伴、倾听,并询问“您还有其他想法吗?”并在对方倾诉后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告诉干预对象:哭泣、悲伤、内疚、自责等都是人在痛苦时的一种很自然的情绪表现,有这样的感觉是很正常的,每个有类似经历的人都可能会有这种感觉。“你现在的反应是一个正常人遇到非正常情况下的正常反应。”
团体辅导中,当参与者轮流描述自己的应激反应综合征症状,如失眠、食欲不振、脑子不停地闪出事件的影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减退,易发脾气,易受惊吓等,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你们现在的反应是正常人遇到非正常情况下的正常反应。”
健康教育很重要,他让个体了解自己的反应是正常的,因为危机事件发生后,个体在刚刚经历灾难之后会精神麻木,会感到震惊和不知所措,而且可能要花上好几天才能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样事情。让个体了解自己的认知、情绪、感受及身体反应是正常反应,有助于减轻他们对自己身心健康的恐慌。
我们不是上帝
有些咨询师非常热心,对于干预对象出现的心理问题想全部予以解决。心理危机干预是非探索性的治疗方法,关注“此时此地”,关注问题解决及建设性的应对方式,而不涉及深层次的心理问题。
我们不是上帝,心理危机干预时只关注干预对象当下的认知、情绪、感受及身体反应,不涉及及探索应激反应形成的深层原因。
作为一名心理救援队员,职责范围是很重要的设置,只关注“此时此地”,牢记自己的职责及心理危机干预流程,不当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