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熊逸·佛学50讲》。
感谢你跟我一起经历了这场烧脑的思想跋涉。我们从佛学的基本问题、基本概念、重要经典,一起讲到了现代心理学、神经科学对宗教体验的研究。
讲到这里,我要带你很认真地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对自己的感官和大脑真的可以信赖吗?我们所感知、所理解的这个世界究竟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呢?
1. 给佛教徒戴上尖端仪器
你可能不知道,科学家对神秘体验的研究,在美国已经造就出一个十亿美元级别的巨大市场,这样的市场价值到底从何而来呢?在这个高速度、高强度的世界里,很多人虽然并不想涅槃成佛,但很需要依靠神秘体验来纾缓精神压力,提高健康水平。
当神秘体验发生的时候,大脑的神经系统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呢?
讨论这个问题可以从麻醉剂入手。既然麻醉剂作用于神经系统,那么奇妙的感受当然是神经系统带给我们的。如果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研究禅修、瑜伽,又会有什么新收获呢?
这个想法貌似对宗教人士有点不恭,不过早在1980年代,美国真的成立了一个心智与生命研究所(Mind & Life Institute),还因此开辟出一个崭新的学科分支,叫作“冥想神经科学”。所谓冥想,涵盖了一切禅修、瑜伽、默祷、念佛之类在教外人士看来纯属异曲同工或异名同实的内容。研究所在十五年中邀请过一百多名拥有长期禅修经验的佛教徒,用高精尖的仪器测量他们在进入禅定期间的脑部活动。
这样的研究方式一定会让威廉·詹姆士感到震惊,因为在他那个年代,技术毕竟还很落后。心理学家只能把大脑当成一个黑箱,完全没办法看到黑箱里边的运作过程,只好在黑箱外边想办法寻找规律。像弗洛伊德那种解读黑箱内部秘密的做法虽然得出过很多惊人的结论,但任何人都没办法检验那些结论的可靠性。
于是,那些更有科学精神的心理学家执拗地要把心理学纳入真正的科学轨道,要靠实验说明问题,而实验的结论必须可以被重复,可以被证伪。就这样,行为主义流派(Behaviorism)应运而生。
行为主义的开山鼻祖斯金纳(B. F. Skinner, 1904-1990)做出过一个很惊人的实验,只用很简单的条件反射方法就培养出了一批“迷信的鸽子”,这个实验因此成为行为主义的巅峰之作。
我们在实验报告里可以看到,连鸽子这种低等动物都很容易产生出像人类一样的“迷信行为”。(Superstition in the pige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948)我们虽然没法解读鸽子到底是怎么想的,但它们表现出来的行为,以及导致这些行为的原因,完全让我们看得一清二楚。
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心理学的研究方式很可能会永远停留在行为主义阶段。但现在不一样了,各种尖端设备的诞生改变了一切。
比如核磁共振仪,这已经是普通人都很熟悉的东西。但除了看病的意义之外,它至少还可以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在做什么或想什么的时候,他的大脑哪些区域是活跃的,哪些区域是不活跃的。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在冥想的时候,大脑里边一些已经断开的神经回路会重新连接起来。
从脑电波扫描的结果来看,冥想时段里的伽马波的振幅超高,还会出现长程伽马波的同步现象。简单讲,分布在不同区域的伽马波竟然像在齐步走一样,或者说像是无数根跳绳在整齐一致地摆动。
和睡觉前的精神放松不同的是,冥想给人带来的是一种紧张而宁静的专注,类似于训练有素的音乐家在凝神倾听音乐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状态。那种精神上的和谐感,用仪器的眼光来看,就是神经组的协调。
至于这种状态到底能给人带来多大的益处,争议就相当大了。有人说冥想可以降低那些与炎症相关的基因的活性,简单讲就是不容易生病。还有人说冥想可以提高端粒酶的活性,简单讲就是延缓衰老,延年益寿。
所以冥想在今天的美国已经变成一个十亿美元级别的巨大市场,而大多数冥想产业里的消费者想要的并不是直面上帝或者梵我合一,仅仅是各种世俗意义上的好处罢了。但是,种种“好处”都还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来做支撑。感兴趣的话,你可以关注一下今后的科研进展。
当然,现在至少可以确定的一个事实是,长期冥想的人,大脑的前额叶皮层和脑岛的体积都要更大一些。至于更大一些到底会带来什么好处,很遗憾,还说不清楚。
2. 我们可以信赖感官和大脑吗?
在科学家的眼里,神秘体验并不是神佛现身,后者只是宗教人士以自己的宗教背景对某种特殊的神经活动做出的解读或者误读。这会使我们产生另一种疑惑,那就是神经系统的可靠性到底有多高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我们每天看到、听到、闻到、尝到和摸到的东西都是真实存在的吗?
只要你仔细想想的话,就会惊讶地发现:其实我们对所有事物的经验都不是“直接经验”,而是我们的色、声、香、味、触五大感官系统把各自接收的信号传递给大脑,再由大脑经过一系列分析处理,最后解读出来,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信息。
当你拿到一只苹果,你真的确信这是一只苹果吗?其实只是你的眼睛看到了圆的形状和红的颜色,你的鼻子闻到了某种香味,你手上的皮肤感觉到了某些质感和某些压力,然后这些信息在大脑汇总,大脑告诉你这是一只苹果。也就是说,“一只苹果”这个概念是大脑综合加工出来的。
你所知道的所有概念,包括“我”这个概念,同样都是大脑综合加工之后的产物,你并不知道这些概念背后的真实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如果继续探究下去,你的眼睛真的看到了圆形和红色吗?前边讲过,至少后者是看不到的,因为颜色并不是客观实在,而只是我们的神经系统对不同波长的光波的翻译而已。
感官会不会欺骗我们呢?当然会。大脑会不会欺骗我们呢?同样也会。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做梦,人在做梦的时候明明闭着眼睛,却能“看到”很多东西,明明身体没动,却忙着东奔西跑。我们在清醒的时候真的清醒吗?
你可以想想《黑客帝国》的情节。也许我们真的生活在《黑客帝国》的世界里,但我们永远也认识不到世界的真相。因为感官和神经系统就是我们全部的认知渠道,是我们永远摆不脱的有色眼镜。我们只是出于生活便利性的考虑,不得不把我们认识到的世界当成真的。
康德的哲学名著《纯粹理性批判》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本质性的世界被他称为“物自体”,是我们永远认识不到的。
佛教走得更远,发展出来一个唯识宗,它最著名的命题就是“三界唯识,万法唯心”。唯识宗是佛教所有宗派里最有高知倾向的一派,概念最繁琐,理论最复杂,当然流传起来也最难,所以今天你已经很难见到唯识宗的传人了。
简单讲,唯识宗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人的某种深层意识——叫作阿赖耶识——创造出来的,所以天堂和地狱其实都在你的心里。
你肯定会奇怪:如果我们一起站在一座山上,你感受到的山和我感受到的山为什么是一样的呢?唯识宗会告诉你,山这种东西是由“共相种子”显现出来的。我们的世界有点像是第一人称视角的网络游戏,每个人都是游戏里的玩家。游戏里的山当然不是真的,但每个玩家对这座山的感受完全可以协调起来。
唯识宗的观点因为太过离奇,所以解释起来需要格外耗时耗力,单是专有名词就要讲好多天,我就不多讲了。总而言之,你只要记住唯识宗的观点是佛家宗派里边最彻底的唯心论就好。
今日得到
这一讲我们谈到佛学里的唯心论,了解了唯识宗最著名的命题“三界唯识,万法唯心”。而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冥想带来的精神上的和谐感,就是神经组的协调。
划重点
冥想给人带来的是一种紧张而宁静的专注,那种精神上的和谐感,用仪器的眼光来看,就是神经组的协调。
今日思考
如果你也练过瑜伽,进行过冥想,能不能分享一下你的个人体验?
听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认识?
~本文节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还请私信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