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ean in Talk的现场群看到有群友分享了古典老师在其公众号曾经发表过的文章《古典:我很怕年轻人说要“做自己”》,看完他的文章,感觉深深敬佩老师的哲思,他把be myself的概念,转换成了 Make Myself. Create Myself.
是的,也许自己这个东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持续精进的,就像一个雕塑一样,一笔一刀地慢慢被雕琢和塑造成型的,而且还没有“成为”的“”为”之终点,一辈子都在持续直到生命尽头。
是的,这才是打开我对做自己的真正认知的开始,我们也许会踩过很多要be myself的坑,但随着时代环境的变迁,我们自己的年岁成长,也一步步进入到新的阶段,扩充自我的认知,摸索到能力的边界并尝试越过眼前那堵围墙,看到新的风景。
7月28日励瑛广州LEANIN TALK会场现场邀请了几位嘉宾做分享,他们都透过自己在做的事情为我们展现认知自己的不同角度。
粤港澳大湾区的女性
首先开场的KAY老师,以她一种大局宏观的视角,提到了我们现在是身处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女性,这一点放到大环境里的叙述,让我一下子从一个渺小的个体,被放到了一个大的命运共同体里面,成为茫茫粤港澳大湾区女性成员中的一员,并且粤港澳大湾区的活力已经要直追世界其它四大湾区的活力,这种宏大感,就像是把我放进了时代浪潮,与大家同呼吸,共命运,在同一条船上,朝着一个目标飘荡而去,追逐自己的浪花,在时代和大环境中的存在感。
这一番话,就像把镜头一下子从平地拉升到离地三千尺的距离,俯瞰这地球表面微小的一粒尘埃一般的我的命运,会往哪里走。
(一) 公众、公益、使命
第一位分享嘉宾陈嘉颖,前壹心娱乐的合伙人,现转型公益经纪人的她为我们讲述了她16岁时,从一档讲地球环境科学的节目中,父亲留下的关于“价值感和使命感”的一席话让她长久回想和回应自己的这一份内在追问。自己在做的事情,到底从哪种角度和方面存在着“价值感和使命感”,从她服务公众人物的明星的经历中,发现自己与明星讨论的观点最后在媒体采访中被明星口中复述传达到了公众,这一刻,她感受到了自己服务公众人物的价值。从壹心开始做公益板块的宣传到目前做公益经纪人,我想她是从一步步的经历中,获得醍醐灌顶的瞬间,继而回归儿时的追问又能恰巧重叠的自我的自洽。
我想那个声音,那个稳定的核心,就是帮助她一次次升级认知和工作经历以及专注内容上,帮助提炼和升华,引导她进入公益事业是那个回声是确定的理性的,即我所做的事情的价值和使命。
(二) 滚烫人生中的追梦之旅
第二个分享嘉宾是影视制作人尤丹YOYO,我一听她开口,一口情感饱满流利而又抑扬顿挫标准的播音员腔调就马上令我把头朝向身边的同行小伙伴,悄悄地说,这位嘉宾声音这么好听,外形也很美,应该是学过播音的。结果随着分享的故事娓娓道来,尤丹确实分享了她的求学工作之路,从高中学理科到不放弃自己的舞蹈才能转考艺考考到中国传媒大学,读播音系,但她依然没有忘记自己最初想要当制片人的初心,在做了几年播音主持人之后得到制片机会的时候牢牢抓住。目前正在拍摄一部准备上线的电视剧《我的青春爱过你》(或者叫《亲爱的麻阳街》)。真的蛮佩服这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便去追随的勇敢独立有想法的女性。
她在分享会上分享了做自己的四个基本“认知自己、了解自己、认知世界、足够真诚”,同时她还有个好习惯留是写日记,用写作进行自我梳理,自我对话,写作让人更精确。
因为一直怀揣着电影制片的梦想,尽管工作繁忙,但她还是会去打理自己的电影公众号,采访电影人,电影节等,为自己积累行业背景与实力,继续在这条路上走得更稳更巧。
我喜欢YOYO分享的北野武的这句话:“尽管辛苦,但我还是希望过滚烫的人生。”同时,“永远年轻,永远侠骨柔情”。
(三)回归理性、真我利他
第三位嘉宾田延友,拙见的创始人,作为唯一一位男性嘉宾分享,我想他给我们全女氛围注入了一股清新剂。他没有给大家猛打鸡血,而是对于如何看待“做自己”这件事情上,回归到更加理性的角度。
一开始,他就给我们来了一段北京大学毕业演讲的小视频,片中演讲者饶毅说,“请原谅我不敢祝愿每一位毕业生都成功、都幸福;因为历史不幸地记载着:有人的成功代价是丧失良知;有人的幸福代价是损害他人。”
这意味着做自己的前提是要利他的,而不是以损害他人为代价的。
而我们要做自己成为自己也是有难度的,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想成为别人而已。而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教育也大多是填鸭式的灌输式教育,田老师播放的第二个启发视频是讲582号的人接受了上一个编号的灌输之后又强制灌输给了583,583很害怕抗拒不接受但还是不得不被灌输了,接着又有了新的一轮从1号开始的灌输之旅,那个小小的人儿又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去影响下一代。
这是一种轮回,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被要求听父母的话,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然后买车买房结婚生子,之后我有了孩子又倾注全力给了孩子,又希望孩子能够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继续循环下去。我们做的自己,也许只是复制了其他人成功路径的自己。总是一直期望别人身上有的闪光点自己也要有,一直在做加法,做别人身上有的完美,却忘了如雕塑家一般塑造的自己,是需要做减法的。把多余的去掉,即“当我们懂得舍弃什么时,我们就离成功更近了”。当我们舍弃追随因为希望跟别人一样完美的自己时,我们才能舍弃成为别人,而不会失去自己。真正回归到自己本身。“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四) 自画像、行为艺术探索自我边界
第四位分享嘉宾是李圳香,Angela,Art23艺术馆创始人。她从梵高的自画像和Frida Kahlo 弗里达·卡罗被高价拍卖的画自己的画作说起,这两个喜欢画自己的艺术家,通过画自己认识自己。
就如同弗里达·卡罗一样,她的身世有点曲折悲惨,6岁时就得小儿麻痹,18岁时弗里达经历了一生最大的一次事故。她的脊椎被折成三段,颈椎碎裂,右腿严重骨折,一只脚也被压碎。一根金属扶手穿进她的腹部,直穿透她的阴部。这次事故使她丧失了生育能力,并且一生都要与铭心的痛苦为伴。病愈过程中她画了第一张自画像,从此她开始以绘画记录自己和生活与情感。
弗里达也是我最喜欢的女艺术家,我被她直面自己的人生故事的那种坚毅而坚定给打动,同时也被她不屈服于命运的才华所折服,在我印象中,那些浓烈的花朵图案的发饰和服装以及浓眉及横横竖竖绷带画进的画作里,包含了她认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的态度。那样浓烈和不羁,一直鼓舞着我,我也把她的图像作为我微信朋友圈的封面图,一直伴随给予我力量。当我觉得生活给我重重的一锤打击之时,我想起弗里达那病愈过程中给自己画的画像,就慢慢跟随者治愈以及对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些苦痛渐渐脱敏,回归到自我的力量,继续去创造。
后面Angela也为我们展现了她的艺术行为作品LIFTING的创作过程和影像记录,在她用每到一个世界的角落,就记录下来的掀起裙以展露裙底风光的画面中,我看到什么叫做直面自我的内里。
是啊,有时候,我们没有勇气掀开那个内心上极力想要遮住的幕布,那些故事我们不愿诉说,那些或阴暗的想法我们不敢直视。但透过影像记录中ANGELA每走过一个风景就留下这一个动作的时候,我觉得这些认知自我的过程就是流动的,在一次次的探索世界中也探索我们内在的边缘和界线。一次次触角就像认知世界版图的扩大中去一步步扩容自我认识。
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当我在现场看到录像的时候我有点不能理解,但当我把头脑的意识流落入纸上时,又随之流出。
从别人的故事和哲思中碰撞自己的自我
总的来说,我在现场听演讲的时候,有点来自舞台中间对自己发问的一种懵圈,大概是我觉得自己思考太浅了。也有很多时候只是凭着一种模糊的态度在做自己,真正的理性的落地的规划或者创造出来的代表自我的东西非常少。
就如同我在文章开始所写的古典老师之言,做自己其实更多是关于塑造自己,创造自己。渐渐地,透过整理梳理,我觉得对于我这个雕塑,要如何借由自己的脑袋和双手去捏造成型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
希望自己可以如同山本耀司那个关于做自己的名言所说,真正地走出去跟一些高水准的可怕的东西去碰撞,进而完善自己。
(ps. 活动的后半部分是panel talk,圆桌谈话,有时间写下另一篇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