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文章中强调,要保持清正廉洁。廉,重在自觉,贵在持久,难在彻底。清正廉洁是中国共产党人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的红色基因,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传承红色基因,坚持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上好廉洁“必修课”。
坚持理论指引,擦亮心灵之境,把稳“航船舵”。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保持清正廉洁的根本就在于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党的相关理论知识做到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学,通过教育分享会、讲座等形式将学习“人气”带起来,采用分享、交流的形式,发挥党员干部主观能动性变自觉学习,使理论知识深植入心。创新理论学习方式,依托“红色剧本演绎”,场景和角色代入式的身临其境学习,在剧本演绎中感悟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通过红色教育,激活“红色基因”,扫除思想灰尘,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纷杂的社会环境中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如青莲般“出淤泥而不染”的干净廉洁,永葆清廉、干净的本色。
完善监督机制,常敲警醒之钟,扎牢“紧箍咒”。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完善监督体制,是要做到让干部“不敢腐”、“不想腐”和“不能腐”,要充分把握内外部监督结合这个“防护网”。一方面,内部监督要要落到实处,要不断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一把手”、“领导班子”的同级监督,聚焦具体工作和日常表现,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处于同一根绳上,相互知己知彼,有利于发挥同级监督的功能,及时咬耳扯袖纠正错误方向。另一方面,在外部监督上,要发挥群众作用,完善群众监督机制和服务平台,畅通监督渠道,充分利用市长热线、网上廉政等各类线上公共服务平台,在其中增设舆情预警和应对机制,做到精准跟踪、及时应对,准确把握廉政问题,扎紧权力“笼子”,规范权力界限。
贯彻群众路线,抓好为民之本,夯实“压舱石”。联系群众如鱼得水,脱离群众如树断根。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必须始终依靠人民群众把清正廉洁不断引向深入,保持清正廉洁是贯彻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和保障。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紧密联系群众,积极走到群众中,开设为民办实事考核板块,一季度进行一次考核,让干部以“主动问+主动做+主动反馈”的三主动清单模式,通过网格化将干部“撒出去”,从群众的小事和小声音入手,真正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同时相应地区纪委监委牵头,成立随机性选择、不定时机动的“微调查”小组,走入基层,走入群众中,通过“唠嗑式”从群众真正的想法中了解到他们身边的干部,切忌空喊口号举大旗,要真正为民办实事,并将调查结果及时记录反馈到纪委监委和相应干部所归属的组织部门,面对“漏风漏雨”的干部要及时发送提醒函或直接约谈,面对群众口中真正的好干部,要全面观察,并适当将其纳入到评奖评优的名单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人民群众为约束。(姜善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