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现在这么折腾,是为了什么?什么才是我追求的理想的生活状态?”今天我把这个问题甩给我的朋友,他一时间竟也回答不出个一二三出来。是不是我们都已走得太快而忘记当初为什么要出发?只知道要赚钱要生活,却没想过要怎么生活。
也许关于这个命题,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像幸福,在每个人眼中都有不同的定义。
拿我自己举一些例子做参考:
收入稳定,有一笔抗风险的存款。现在的你,不止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也应该增加副业来扩大收入渠道,相应地也会增加抗风险能力。
保险齐全。是指五险之外的其他保险,如:重疾险、商业保险、意外险等。不止自己要齐全,尽可能覆盖到家中父母也都有保障。有多少家庭因为家人生病,一夜之间就垮了,存款全都拿出也未必够用甚至还要借外债。买保险无非是多一重保障。
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不经常早起的你偶尔早起,有没有觉得生命都得到了延长?!这延长的时间恰恰是一天中经历最充沛的上午,用来见周公岂不是很可惜。同样,大多数年轻人很少有赶DDL的只是习惯性熬夜,SO改掉熬夜,自然就可以早起了。
认真对待每一餐。不仅是为了营养丰富对健康有益,更重要的是在一餐一饭之间和身边人形成的良好氛围,每一顿饭都凝结了你对家人的爱和关心,更有家的味道。
种一些花花草草,看着他们发芽开花结果。它们就像你的孩子,在你的精心照料下长大,变得愈发养眼动人,被花草包围整个人都是幸福的吧!
周末偶尔的懒散,闲时宅在家里捧着零食和水果追追剧,勤时打扫打扫卫生。家里始终保持整洁,定期“断舍离”,有研究表明:清爽整洁的居住环境更能提高人的幸福感。
每个月都能和恋人朋友出去胡吃海塞、看个电影、约个下午茶。和朋友们分享近来的烦恼与趣事,打打闹闹中过玩一下午转个弯就去超市买今天的晚餐食材。
每年都能有两次旅行,去看大千世界,去感受不同的风景、文化、风俗、信仰。拓展你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感受不同的生活方式,开阔眼界。丰富的阅历和包容的价值观将会是你一生的宝藏。
可以经常陪伴爸妈,少和爸妈拌嘴。以前也曾不理解,但是随着一点点长大也渐渐释怀了,觉得父母那一辈也不容易,毕竟那个年代在温饱线上挣扎,所以也就很少关心精神世界了吧。以后能陪伴的日子就多互相体谅,多给予关心与温情。记得以前在微博上看到的一句话让我很是动容:“一年只能见一次父母,那余生还能再见几次?”所以,要好好珍惜!
坚持自己的业余爱好,无论是否博而有专。我喜欢外语和钢琴,这两个都在大学时半吊子学了一点,但它们依然是我的白月光,让我坚定等我老了一定要做一个优雅的老太太。日本語や韓国語などを喋れるおばあさんになるように!
坚持保养皮肤。都说25岁是女性皮肤状态的分水岭,说来我有点对不起我的脸,没给它们吃好的和好的还总是熬夜,嗯,我以后一定好好对你们!
25岁的我,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全部实现,但是我相信随着日子逐渐拉长,一点点就会全部实现,也许这期间还会再加一些其他的调味料进去丰富生活和精神世界,但归根到底不就是一种丰盈而积极的生活态度吗?太阳热烈就晒晒被子刷刷鞋;阴雨天就在家安安静静地看书。春天就去郊游去野餐看枝丫含苞待放;夏天就穿美美的连衣裙、去海边牵着恋人的手听着音乐吹着海风漫步;秋天就去登高望远、看红叶漫天、落英缤纷;冬天就缩在温暖的被窝里看窗外鹅毛般的飞雪。
听完我说的这些,我的朋友动容了。开始反思自己两点一线日复一日,既给予提醒又给了他冲击。改变,从现在开始从来都不晚。往后余生还那么漫长,我们要用尽身体所有的感官去感受这世间所有的美好。以上种种,既是一种向往,也是砥砺前行的信念,你可以说它普普通通平平无奇,但于我而言已是最完美的生活态度。只求平凡,但不平庸,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