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智能手机通行,工作上也常常借用智能手机,这样更加方便。我自己常用的几个APP,现在记录下来,不知道几年后还能不能适用,还记得我的旧电脑上存了近千问电子小说,都是EXE格式的,以前教学时经常来翻看,可换升级电脑系统后就不能再打开了,很是可惜。
语文老师往往是能拉高我们这个社会的阅读量的,虽然很多语文老师还都是喜欢阅读纸媒,可现在手机的随身携带,便捷的应用让人无法将电子阅读拒之门外,而我们的阅读与学生不同,肯定更偏向文学类的作品。不喜欢那种花里胡哨的页面和烦人的广告,至少能找到一些名著的书籍吧。我用得比较多的就是书香云集、微信读书和KINDLE。
前几年一直用的是书香云集,里面文学大师类的作品较多一些,记得我重新看莫言的几问大作是用这个平台的,当时教学时跟着搜集相关作家的作品,比起其他应用来说,相对全一些,而且是免费的。我们农村教师,当地没有一个书店,在教学前对这个作家的介绍,总想将其重要的作品粗略地翻看一下,在介绍起来也可以有血有肉一些。我大学里的经验,老师如果介绍过这部作品的话,我可以根据情节慢慢回忆起作品来。所以我很少让学生去直接地背文学常识,而是尽可能地将作品的内容介绍给学生。那样,免费的电子书平台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书香云集也可以实现手机电脑的同步阅读。只是这两年,更新以后,需要书币阅读,我就慢慢地放弃了。
接下去就转战微信读书了,这个平台的严肃文学、经典文学的作品也还是可以的,而且随着时间地推移,在不断地增加,不断地迎合读者的胃口。它最大的好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互动性强,微信好友可以互相点赞,可以交流读书心得,自己觉得喜欢的书,可以分享。二是虽然需要书币,但可以通过时长换书币,为了想购到自己喜欢读的书,会更加地花时间于此。一般来说,每个星期积累下来的时长是远远足够喂饱自己的阅读。而且平台的活动挺多的,可以赠书,可以有限时免费等等,有时不经意中免费获取了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也会有些小惊喜。
而Kindle是我用来查找学术用书的。一些教育类的学术专业书籍,在Kindle里面往往能够找到,它往往有试读几个章节,读后就会对这本书有一个选择,我能用的就在亚马逊中购买实体书,不适合的就不买。这些书往往是作为工具书用的,自己在写论文、做课题时的相关理论知识,往往是通过这些书来获得的。而这些书往往淘宝上没有,或者其他的读书平台是无法找到电子书的。现在看一下我的Kindle图书目录里有:《学生的社团生活:一种学习的新视野》(这是我最近省课题有相关的借鉴作用的。)、《结构思考力》(微信读书上最近也上了这本书了。)、《可见的学习与思维教学》、《行动学习催化秘籍》等等。我每当需要理论充实时,就会翻开我的Kindle读书,往往能够找到一些思维的方向。
当然还有几个娱乐化的、碎片化的读书APP。
首先是喜马拉雅听,下载一些想读的书或者是节目存着,在开车或者做家务时一边听一边做,不仅可以长知识,也不会浪费时间。它有定时的作用,我每晚基本上都是在它的陪伴下进入梦境的。同时上课时用的所有的课文朗读也不用刻意去下载了,我用的是蓝牙小蜜蜂,只要与手机联上就可以了。曾经《老人与海》、《狼图腾》我都是采用这种方式放给学生听的。
其次是读者,在等人或者一些碎片化的时间里,我不想开启整本书的阅读,那就打开读者,看几篇小文也是不错的。我从高中开始到现在,一直不间断地订阅《读者》杂志,算是老客户了。我一直很喜欢读者的文风,不卑不亢,不追赶潮流,永远是那样淡淡地小溪式的给我们以心灵的慰藉。
再就是简书和豆瓣。两者有些相似之处,有更新的话,会有推送,如果有我喜欢的题目,就翻开来看看。也可以在喜欢的文章后面点个赞,这两个应用让我感觉很多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而努力,为我打开了另外一个视窗,让我不再脱离这个社会。
最后就是豆丁和百度文库,我将这两个作为自己的查找资料的渠道。想要对某一个词语或者某个人、事有一定的了解,我就用这两个来查。平常的百度查找到的,可以不是那么专业,学术,或者有些人的看法,可能是我更喜欢于文字类的阅读,所以更喜欢这样查找到的资料。
阅读只是一种习惯,是个性化的,就如培根所说的阅读使人充实,有了这些APP,让我在难得悠闲的时光里也能找到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