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聪明的投资者》,对格雷厄姆的选股方法原则进行了思索,还是很很启发的。
格雷厄姆选择股票时最主要原则就是安全边际。当市场价格低于企业价值时,差别越大投资就越安全;如果市场价格高于企业价值时,就有了泡沫,需要及时抛出。他的操作案例中,股票市场的价格远低于企业价值,大部分股票的市值低于运营资本。
当然,他所选的都是多年来的好股,从财务报表来看,一是近5没有亏损过,市净率不大于2、市盈率小于15;二是它的流动资本是流动债务的二倍以上;三是运营资本(也就是流动资本减去流动负债)大于它的市值。这样的股票就可以看作是被底估。这种方法只适合于非周期类股票。
当然,对于优质企业的股票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低估,除非企业或市场发生了问题,市场变得极不理性,大量抛售。正如格雷厄姆所说,“股市越不理性甚至疯狂,有智慧与耐心的抽资人获利的机会就越大。”
一、当发生股灾,市场都被情绪所左右时,绩优、绩差股都会随着大盘一落千丈。
二、当优质股所在的行业出现了利空消息,市场怀疑它的盈利逻辑,或业绩因此而受到很大的影响,也会被市场大量抛售。例如受塑化剂影响的白酒行业等。
这两种情况出现,会使市场情绪化抛售,使它有股票价格下大幅下跌,出现了价格大幅低于价值的时机,也是知智慧的投资人出手的时机。这就是巴菲特所说的“别人恐慌我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