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5让童诗润泽童年
2019年,新教育的春风吹到了孟津县的各个中小学。我们学校作为新教育实验学校,也认真学习着新教育的基本理念,践行着新教育的十大行动,扎实实施“晨诵——午读——暮省”儿童课程。
3月初,我们班在家长的倡议下,人手购买了一本新教育晨诵读本。从此,每天早晨七点四十五分,我们星星一班的孩子们就会拿出自己的晨诵读本,翻到当天该读的篇目。和领读的孩子诵读晨诵开启诗——
同学们早上好!
XXX, 早上好!
与黎明共舞,用诗歌开启新的一天。星星一班晨诵开始了!请大家把书翻到( )页。
接下来,领读的孩子就会先领读两遍,然后齐读,分小组读,两边对读等,如果还有时间,就让同学们自由读,以至于熟读成诵。
语文课上,第一件事情,仍然是让孩子们拿出晨诵读本,读一遍当天的晨诵篇目,然后再挑孩子们回答文后“思与行”里边的问题。
记得上周,我问了孩子们:“为什么诗歌读起来这么多听,读起来朗朗上口?”然后告诉孩子们诗歌讲究押韵。什么是押韵呢?举例说明是最好不过的了:
“小朋友看这首诗,第一行的最后一个字,怎么读?它的韵母是什么?”
“再看第二行的最后一个字,它的韵母是什么呢?……”
“小朋友,你发现了什么?”
这时候,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举起了小手:“老师!每一行诗的最后一个字,韵母都是ang 。”
“你的发现真的是不简单。其他小朋友发现了吗?这就叫押韵。诗歌里经常会有押韵的现象。”
今天的晨诵时间,孩子们井然有序地进行着。读了三遍后,琪琪说:“老师,这首诗也押韵!”哦,我趁机问:“那押什么韵啊?”“压‘v ’韵。”我一看,前三句最后都是“鱼”字,第四句最后一个字是“趣”字。看来琪琪说的很对。
就在这时候,坐在第一排的婧婧说:“老师,我也写一首诗吧!”“好啊!你太棒啦!”“不过我不会写那什么‘中国台湾’你得给我写。”“可以的。”我一口答应。眼睛瞥向婧婧,发现她已经动笔写了两行了。不打扰她了,让她写去吧。
我刚转身要其他同学读,帆帆也开口了:“老师,默默上星期也写了一首诗——《绿绿的》。”“哦?”我颇为吃惊,“拿过来让梁老师看看。”默默从她的书包里果真掏出了一张纸,这张纸上工工整整地写了一首诗:
绿绿的
[中国]王梓默
绿绿的叶子。
绿绿的小苗。
绿绿的大自然。
春天是个绿色的天空(堂)。
真好!晨诵读本上的诗歌好多都有作者的国际,如中国台湾等。瞧,默默也知道用中括号填上自己的国籍——中国。我带着表情读了两遍,然后拿起笔,把“天空”改成了“天堂”,并给她解释了为什么要这样改。
下课了,婧婧的诗也写好了。性格外向的她拿着她的本子,“啪”的一声拍在了我的讲桌上。我一看,哇!这妞妞写的诗还押韵呢——
好爸爸
一个好爸爸,
下班回来家。
祝你辛苦啦,
爸爸真厉害。
我读完后,拿起笔在题目下边添上了“中国洛阳.吴婧琪”,又把这首诗进行了修改——
好爸爸
[中国洛阳]吴婧琪
我的好爸爸,
下班回到家。
爸爸辛苦啦,
女儿把你夸。
婧婧拿着我给她修改的诗,小鸟般飞出了教室,让同学们看啊,读啊。
打发走了婧婧,琳琳拿着晨诵书来了:“老师,这首诗有标点,这首诗怎么没有标点?”“哦,你怎么有这么重大的发现呢?”说着我给琳琳伸出了大拇指,并告诉她:“诗歌加标点可以,不加标点也可以,因为一行一行的,读着也知道在哪里断句。”“那我写诗也可以不加标点吗?”“当然可以啦!”“哈哈哈!”我疑惑:这个丫头笑点也太低了吧!
本以为晨诵引发的诗兴已经结束,谁知道泽泽拿着晨诵读本上来了,他手指着他写的“思与行”的答案:“老师,看,看这里。”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了三行字——
弯弯的月亮像香蕉。
弯弯的拱桥像眉毛。
弯弯的山路,弯弯的牛角。
再看,他还专门给每行最后一个字标记了小三角。哦,我瞬间明白了,原来泽泽回答“思与行”的问题,让答案押韵了!“泽泽,你也是小诗人!你写的答案,读起来就是一首诗!”听了我的话,泽泽得意洋洋,蹦跳着回到了座位上。
看着校园里快乐玩耍的孩子,我还一直沉醉在孩子们一首首稚嫩的童诗里。是啊,在我们的教室里,我们每一天都会用一首诗擦亮每一个日子,呵护每一个生命。我们晨诵诗赋,午读典章,含英咀华,如品如尝。入暮思省,一天回望:是否勤奋,有无独创?感谢新教育实验,感谢“晨诵、午读、暮省”儿童课程,让我们以一种回归朴素的生活方式,诗意的栖居,让诗歌润泽孩子们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