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回忆是一片森林”公众号第206篇原创文章)
时间走进农历三月初一,悄悄地,无声无息。就像生活,平淡、悄然,而又不等你品味,便已翻到新的一天。
今天,是小月的生日。
小月是我本家里唯一的妹妹,亲妹妹。她和丈夫、孩子一起住在惠州。虽然我们距离并不算很远,但是生活各自忙碌,平日里也都要照顾孩子,一年里我们也只能见上一两次面。
小月差我两岁,小时候我们是一起玩耍的好伙伴。但有时,我坐在窗前,在脑子里翻找小时候我和她的生活细节,找出作为哥哥的我,对她的照顾,竟又琐碎得连不成章节。
依稀记得,小的时候,小月喜欢扮演母亲的角色,先是拿着一张小小的木椅子当作孩子,天天抱着,“喂吃喂喝”,哄“它”“入睡”。后来就换成了娃娃,好像放下去会闭眼,抱起来,眼睛又会张开,很有趣。依稀记得我们一起拔过花生,一起到堂兄那里看电视。也依稀记得,小月从不挑食,而且有好吃的,经常会偷偷藏起一些,等我放学回家……
我,没有当好一个哥哥。
和很多小女孩一样,小月也喜欢零食。我小的时候,父母对零食、零花钱“管”得比较严。到了我读中学的时候,因为要在学校吃午饭,还要买水喝,这才“放松”了一些。我的身上,也就有了些许“闲钱”。
那时,初中学校的小卖部售卖一种我们村里没有的面包。三角形,外皮经油煎过,虽然不脆,却很香。里面是满满的奶黄馅,咬上一口,油香顺滑,很是好吃。上中学的第一天,我就尝到了它的美味。想着小月应该会喜欢,第二天我便买了一个,装在书包里,放学时偷偷带回家去,悄悄把小月叫到楼上去吃。小月很高兴,咬了一口,一脸的幸福,却也忘不了用小手拿着面包,伸到我的面前。那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竟也受不住这美食的诱惑,一大口咬了过去,吃掉了一大块。
有我这样当哥哥的吗?
那年,好像我还在读小学三年级。有一次,小月生病了。医生开的药就放在桌子那里。父亲爱睡懒觉,到了小月该吃药的时候了,他也懒得起来,只是叫我去喂妹妹吃药。我跑过去,看到桌面上有一个装着红色粉末的瓶子,不敢确定,拿去问父亲。父亲依旧躺在床上,连眼都没张开,只是跟我说:就是那红色的。我于是自豪了起来,感觉自己就像是个大人,承担着“抚养”妹妹的“重任”似的。我备了开水,舀出一勺,试了水温,再将红色的“药粉”倒了下去,用牙签搅拌均匀。小月的脸很是憔悴,却又乖巧地张开了小嘴巴,将药吃了。我如同完成了一件大任务似的,把勺子丢在桌面上,就蹦跳着下楼玩去了。
等到母亲到了楼上,大声骂起了父亲,我才知道出大事了——我把药弄错了。真正的药,放在了抽屉里面,而桌面上那红色的粉末,是一种化妆用的东西,不能内服。全家人都慌了。父亲和母亲一个扶着小月,一个给她灌水,然后把手指放在小月的嘴巴里面,诱着她将所吃的东西吐出来。我吓坏了,不知道该做什么,呆直地站着,眼泪直流。我真怕会因为自己的错误,失去这唯一的妹妹啊。十分万幸的是,小月终于将东西吐出来了。
这就是作为哥哥的我,对妹妹的“照顾”。
小月小的时候,村里有人总是逗她说,长得这么好看,以后早早地嫁出去,嫁远远的。每逢这时,小月总是一脸认真:我才不要那么早嫁人,我要等哥哥结了婚,才嫁人。我听了之后,很是高兴,并且,在心里告诉自己,以后工作了,挣多点钱,给小月当嫁妆。
但是,世界上很多的事情,都是无法预计的,我们都需要顺其自然。比如缘分。那时,我走上工作岗位才三四年,工资并不高。母亲忽然告诉我,妹妹嫁人了。我愣住了。是高兴,为小月结婚而高兴。是自责,为自己没有积蓄而自责。那天,我和还没结婚的妻子赶到了惠州,买了一部微波炉,送到小月两夫妻租住的小房子里去。那,就是我给她买的唯一的东西。
我,真的不是一个好哥哥!
小月是一个坚强的女孩,生活并不富足,却也不愿意依靠别人,孩子小的时候,她一边带孩子,一边打工,硬是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每年小月总会挤出假期,带着孩子回来看看父母,哪怕一年只有一两回,而且只是住上一两天。每次她和孩子回来,都住在我的老家。想想也是自然,因为那里,有父母在。我邀请小月到城里住上一两天,到处去走走,她又没有多余的闲暇时间,只好作罢。
我试过用微信转账给小月,但若无让她信服的理由,她是绝不会收起来的。我又试过问小月现在的详细住址,想买点东西,给她寄去。但是小月又拒绝了。
我知道,不是因为她和我的距离拉远了,而是她骨子里的倔强,和内心深处对我生活得更好的期望。
小月,一轮明亮的圆月,从小到大,一直挂在我的心间。
愿小月的努力,收获无尽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