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周 来自你心底的声音----超我
二十多年前,我离开家乡独自在外地工作,人生地不熟的,也没有朋友,经常晚上一个人躲在宿舍里看电视。每到这个时候,眼前就会冒出一个画面:
我们四个孩子围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妈妈永远都在厨房或者院子忙绿,偶尔闲下来的爸爸也坐在沙发上,但手里却捧的一本书......
这个画面一出现,我内心就充满了内疚感和罪恶感,于是赶紧关掉电视去看书,但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索性又打开电视,一直看到深夜,然后昏昏睡去。还有几次因为内疚的太厉害而失声痛哭,觉得自己这辈子完了,太辜负爸爸对我的期望了,太堕落了,真是不可救药了,这辈子就注定这样平庸下去了。
这个画面,或者这个画面隐含的令我内疚的声音来自哪里呢?
它就是超我。
超我,就是人的良心道德和自我理想,它就像我们人格结构中的监督员,要求我们遵从完美和高尚的标准,不允许我们犯错。如果说本我代表我想要,自我代表我能要,超我则代表我应该要。
回想起来,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我的超我无比强大。
从小要求女儿学国学,言行举止都对标弟子规,诸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还有“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我此时念出来,顿觉句句变态,字字惊心,父母是至高无上的神,孩子是卑躬屈膝的奴,哪里有亲情至爱可言?我当时却视若金科玉律,每日按照弟子规的标准检视女儿的言行,记得最严重的一次是让女儿跪地反省,女儿边哭边请求我原谅,我肯定是一副不为之所动的冷冰冰的面孔。那一刻超我的像一个无情、冷漠、严厉的道德警察,完全失去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本能的疼爱和关心。
“玩是可耻的,不听话是要被惩罚的,答应的事是必须要做到的,顶撞爸爸妈妈是不可以的”......
仔细回想,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来从小到大你的父母、老师都是这样教导的?
女儿小时候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跟自己的布娃娃说话,如果我白天批评了她,晚上她就会模仿我的语气批评她的布娃娃。
爸爸妈妈对我们严格的要求和评判,以及各种各样的“你应该、你必须、你要怎样”,都会不知不觉地进入我们的潜意识,像紧箍咒一样监督着我们不要犯错,成为约束我们的规则、信条,影响着我们人格中超我部分的发展,导致我们的超我过于强大,时时刻刻充满评判,就像我独在他乡工作之余想要放松的时候,爸爸捧着一本书的画面,永远在无声的提醒我、监督我、拷问我。
过于强大的超我,让我在工作中总是高不成低不就,既不能深入研究工作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又不情愿踏踏实实把具体工作做好。在人际关系中,既渴望深度结交朋友,又不愿意欣赏别人的优点,心底里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挑剔别人的不足。有了孩子后,又把这种充满批判、追求完美的强大超我运用到孩子身上。可是,世界上哪里有绝对完美的人呢?与其说我总是觉得周围的人配不上自己,不如说是配不上自己那个强大的超我。
除了对人对已容易评判,导致关系紧张,超我过于强大的女性,还会在“性”方面出问题,对性存在不恰当的认识,认为性是低俗的、肮脏的,只有堕落的、放荡的女人才会主要要求性的满足等等。
写到这里,我不禁联想那些每天活跃在各种知识付费栏目上,看起来积极地、精进地中年妇女们可能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方面的困扰,因为过于压抑,所以需要通过拼命学习转移能量,呵呵,所以,今天就到这里吧,下回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