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作者是张家卫。
一.为什么当今社会是小众社会
仔细观察小众行为这一现象的兴起,只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消费者的生活水平提高后,消费的目的已不再是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生理需求,人们的消费目的更趋向于精神上的满足,另一方面,网络时代的到来打破了时间和地域对人的限制,使得有共同需求的人更容易发现彼此,形成爱好相同的小群体。以往的依托所谓主流文化的大众行为似乎已经不再那么受欢迎,以小众群体为对象的小众行为反而成为一种时尚,成为商业活动中一种新的消费策略或者说商业模式。
二.小众营销的特点
“聚焦”只是小众营销的第一步,当企业成功地把目标用户聚集到一起后,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深潜”,这也是小众营销的核心所在。所谓“深潜”,就是要竭尽全力更深入地接近目标用户,把目标用户培养成自己的拥护者。
“小众”看似影响力小,但是“小众”,六成,那我再写一个面积却很专注。小众营销的重点也不在数量的多少,所以在这样的一个长方形当中而是应该关注小众的质量如何,因此必须做到专注,对用户需求进行深潜,让小众产品真正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在这个意义上,越是小众产品,就越要让用户产生价值观的共鸣,使用户成为企业的忠实粉丝。
三.培养铁粉,切记黑粉
粉丝在忠诚于你的产品和品牌的同时,还可以大大地提升相关信息的传播能力,成为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传播条件下的一种好的,你来告诉我我缺的那一块面积是多少呢塑造品牌的方式。
但是,粉丝的建设应该是内向的,是为了支撑商家的品牌,而不是去打败竞争对手。“黑粉”是粉丝经济中的畸形体,例如一些个人或者团体为了打压竞争对手,展开粉丝之间的口水仗,又比如淘宝电商通过返现的形式获得好评,这样的粉丝行为或者是得粉方式,从长远看其实无异于慢性自杀,最终黑的是自己的品牌形象。
四.小众运营模式不是简单地卖产品,而是经营用户。
粉丝经济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客户关系管理提升到了新的阶段,简单的用户忠诚度经营被粉丝经营取代。联想CEO杨元庆说过这样一句话,粉丝经济不是简单地卖产品,而是经营用户,非常有道理。
粉丝经济不但是卖产品。更重要的是给产品贴上了独具魅力的标签,塑造成独一无二的品牌优势,让用户在购买商品的同时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因此粉丝经济成为现代重生者的必修课,粉丝营销成了互联网商业的核心,针对小众群体的皂粉计划更是层出不穷。
不可否认,粉丝经济的一大趋势就是小众化了。就拿同样经营手机产品的锤子和小米来说,同样都是粉丝营销,但具体营销模式却很不相同,小米手机通过米柚社区玩转参与感营销,锤子手机掌门人罗永浩却是更多地将自己的个性、故事和产品结合起来,锤子的粉丝更像是罗永浩的信徒,出于对罗永浩人格魅力的崇拜,而并不只是产品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