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栉风沐雨,百余年春华秋实。从新中国成立时的400多万名党员,到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75年足迹”里的“始终如一”,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奋力谱写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光辉业绩。
75年“始终如一”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想信念。“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新时代以来之所以能够发生如此伟大的变革,民族复兴伟业之所以能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正是在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广大党员干部要从“75年足迹”中汲取理想信念的力量,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生课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实际行动诠释信仰追求,将自己的“小我”融入国家事业的“大我”之中,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始终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彰显矢志不渝、许党报国的“忠诚模样”。
75年“始终如一”的是“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狭路相逢何以立于不败之地,勇者无畏方能决胜千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之路无坦途,惟有奋斗方显勇毅。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攻克改革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要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干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闯劲,做到在平常时候能看得出来、在关键时刻能站得出来、在危急关头能豁得出来,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练就担当作为的铁肩膀、真本领,向党和人民交出拼搏进取的青春答卷。
75年“始终如一”的是“甘为人梯担道义”的为民情怀。“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中国共产党能有今天如此的辉煌成就,就是善于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不断汲取群众智慧。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千头万绪的事”办好,把“千家万户的事”办实,顶风雪、踏泥泞,访民情、听民意,听真话、察真情,在走千家、入万户中了解群众的安危冷暖,在化解纠纷矛盾、解决民生困难中增进鱼水情、乡亲意,在担苦、担难、担重、担险中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关注其需,解其所疑,办其所困,在为民做实事上见真章。
(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委组织部 刘博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