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在小时候被父母老师教导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你有没有听过“不动笔墨,不读书”?你有没有买过很多水彩笔,不为画画,只为在读书时标注重点,难点,波浪线,“双黄线”。
如果现在告诉你,上述的方法误人不浅。你会如何想呢?嗤之以鼻或是质疑?或是试着放下所有成见,开始耐心听听下文分解,认真反思这个问题?我选择了后者,所以有了这一篇文章。
《认知天性》这本书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选择边看边画,或者边听边做笔记?因为这个过程对我们的大脑来说是轻松的,是没有压力的。人的天性具有懒惰型,所以会更喜欢和更习惯这种方式。即使它并没有大幅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学习过程有三个基本的环节:编码,巩固和检索。编码就是形成表征印象;巩固,就是知识的强化;检索,是思索和回忆的过程。
学习新知识,就要忘记旧知识。
要提高学习效率,就要养成良好的编码,巩固,检索习惯。编码,这个过程最好的学习技巧是,“学习新知识,就要忘记旧知识”。例如,我们学会骑自行车,再去学三轮车就会收到旧知识的干扰;再比如说,学会驾驶拖拉机,再去学驾驶汽车也会比较困难。
重复练习,加入时间和内容间隔。
巩固,经历过高考的大多数,应该和我一样,对“写写写,背背背”,通过频繁的重复联系,达到巩固记忆的效果。不过那时强行记忆的知识,你现在还记得多少?频繁重复练习,巩固知识的效果并不是最好的,而且易形成短期记忆。达到学习巩固目的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有挑战的考试,完成有压力甚至痛苦的检索过程。还有一个技巧是,在学习过程中,加入时间间隔和内容间隔。医生的缝合手术练习的实验,验证了上述内容。
除此之外,要更好的学习还需要一些其他小技巧。举一反三。例如达芬奇看到鸟的飞行,会联想到鱼的游泳,然后开始研究流体力学。正确认识良性干扰。良性干扰是指,适度的干扰,影响了学习流畅性,但反而会提升学习效果。例如,使用有个别地方模糊不清书本的学生,在期末测试时成绩更好一些。避免不良因素的影响。这里的不良因素是指“系统一”和记忆扭曲。首先我们要知道,系统一是直觉,系统二是理性和工具。有1985年中华航空公司的迫降事件为例。
最后,做一个终身学习者,拥抱成长的心态和和强烈的求知欲,对抗认知天性的懒惰因子,不断学习实践学习,建立自己的认知链接和体系,打造自己的心智模型,不断学习新知识技能,不断进步成长,成为更好的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