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儒家把仁作为做人的根本:“仁者,人也。”(《礼记·中庸》、《孟子·尽心下》)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孔子的社会理想,就是“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孔子还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达到崇高的“仁”的境界,必要的时候甚至于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成就这一事业。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孟子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要求把仁的学说落实到具体的政治治理中,实行仁政,使民生改善,人民安居乐业。认为人皆有仁爱之同情心,即不忍人之心,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强调以仁政统一天下,进而治理天下,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政治,批评暴力,反对战争。这是儒家仁政理论的基本出发点。由于儒家在几千年来一直占据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因此做人要有仁爱之心、治理国家要实施仁政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们把治病救人的医术,称为“仁术”。佛教徒们尊称慈悲为怀的佛佗为“仁王”。人们把有社会责任心、济世救人的社会活动家称为“仁人志士”。仁是一种美好的人生境界,也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和目标。
那么“仁”到底是什么呢?儒家的仁,实际上与道家所说的善、佛家所说的慈悲是相通的。所谓仁者爱人。仁的核心观念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这种相亲相爱是由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亲相爱作基础并扩展到针对所有人的相亲相爱。因此“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庄子.在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由“入孝出悌”,并扩展到“泛爱众,广亲仁”,“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天下归仁”。因此,仁就象春天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温熙明亮,给人以无限生机和美好的希望。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仁呢?仁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美好愿望,而是一种在社会环境中人际关系的良性互动。它是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体现出来的。孔子为此确立了两条基本的实行规则:“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前者是有关仁的积极主动原则,后者则是有关仁的消极被动原则。二者构成了仁的正反两个方面。其主要思想方法,就是推已及人,考虑和顾及别人的感受、利益,视人同已,天下一家。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为什么呢?因为“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为了达到仁,孔子注重仁和礼的结合,纳仁于礼,“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为了达到仁,要不断自省自励,改过自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这是孔子从不同方面和角度所提出的为实现和达到仁的境界所提出的论述。因此,仁既是一种人生和社会理想,也是一种需要践行和修炼才能达到的境界目标。仁是一种正人君子应秉持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实行仁有什么好处吗?首先“仁者寿”。这从日常生活社会经验中可以得到印证。常见耄耋老者,鹤发童颜,精神矍烁,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慈眉善目,周身散发着一种仁爱的光芒。养生须养心。要想使自己健康长寿,首先要使自己有一种宽厚仁爱之心。“仁者乐山”。充满仁爱之心的人喜欢观赏大山,他的人生秉持象大山一样厚重稳固,象大山一样不可动摇。“仁者无敌”。仁者眼里无仇敌。他宽厚仁爱的心胸,包容万物,化解纷争,可以化敌为友,实现天下大同。因此,真正的仁者是不可战胜的,他无敌于天下。正如孟子对梁惠王所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仁的理念贯彻于政治领域,这就是仁政的社会政治目标,最后实现天下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
曾几何时,伟大的仁爱精神和他的倡导者,蒙垢受辱,成为宵小邪恶之辈攻击诋毁的对象。视仁为迂腐、伪善,仁爱成为嘲笑和批判的话题。整个社会出现了为富不仁、为官不仁,人与人之间没有仁心善念。但仁爱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永恒的精神需要,作为宇宙规律在人类社会的最低表现,终将如春阳丽日驱散所有阴霾毒雾。与仁为敌者,其归宿只能是历史的垃圾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