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了两次长途跋涉,回家和返回B城。见了老友,吃了挂念许久的垃圾美食,停留短暂两三天后回到现在生活的城市。离愁别绪淡不可闻。
家乡的朋友,都是年少时的玩伴,上学时前后桌,暗恋对象也前后桌。原以为高考后会散落四方,但因大家水平烂得一致,所以全体被发配去一个方向,厮混四年彼此蹭吃蹭喝。毕业后除个别不安分的要去见世面,其他人集体扎根家乡,隔三差五聚会,没两年前后脚结婚生娃,一家到另一家的距离散步就到。生活风格贯彻统一理念:平平淡淡才是真。
每次相见,观摩他们的状态,都会生出一种感觉:生活在哪里都一样。除去突发事件改变日常走向,基本的喜怒哀乐无一不同。甚至因为小城市人与人之间隔阂较小,幸福指数可能更高。毕竟人还是社会动物,需要群体和更亲密的人际关系。
唯一的区别就在于,这种幸福有种天高皇帝远的味道,以现今的网络传播速度,新兴事物依然要晚半年甚至一年才能传到家乡,受制于城市规模也难以大面积流行。作为不安分分子漂走在外的我,看到的世界和他们有了些微错层,跟别提我们早已有了不同的各自生活经历。
所以再次坐在一起,更多是以怀旧作为主题,顺带聊些近况。有几次突然丧失说话的兴趣,作为“外来者”,只是“路过”的相见方式让话题贫瘠得很快,越来越清楚的是,这些朋友慢慢的退出了我现在的生活,虽然想起来还是亲切,但他们更多存在于虚拟的朋友圈。像是在另一个平行时空,适合偶尔交换一些对方讯息。
返回B城的时候也见了一位老友,同属不安分分子。在B城的岁月我们共同生活几年,分享微不足道的快乐,见过彼此的狼狈和落魄,最大的愿望是有一天可以两个人租一套房,各有一个房间。后来我叛逃了,丢下她跑去别处开始新生活。在微博和朋友圈给对方留言,错觉一切还是昨天。
上次见面就已经感觉到的细微变化,在这次并没有消失,而是持续扩大。有很多话想说却因为乱了头绪不知从何说起,只能聊到哪儿算哪儿。将尽未尽间我们落座喝汤,再次丧失说话的兴趣。她觉得已经聊了很多,我却觉得什么都没说透。
分别后她发微信给我,说不知为何没有太多离别情绪,觉得不久还会再见面似的。我回答,那是因为好歹见多了分离场面,而且都有各自生活。就这样反而在互联网世界展开畅谈,扫去遗憾后,我们都认为又一次见证了对方的成长,差别在于这种见证现在成了平行线的关系。
小时候有种固执的想法,认为朋友都不会变,并且关系能够持续到老去。抱着这种认定的规则碰了不少壁,不明白人的感情为什么会浅薄到被一点外力就击溃,为什么转换了时间空间便无法续存,经不起些许变动,为此深夜痛哭差点要得忧郁症。现在看来,这完全就是因为无知造成的自我折磨。多一点儿常识,就都会明白维系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便是共同的环境。
有个说法,说每个人身边的位置都有限,有人进来,就有人离开。学会不再生拉硬拽,看看身边现在坐着谁,心里知晓未来有一天坐在这里的人也会离开,换下一个人进来。这其实是件稀松平常的事,谁也不用陪谁看完整条路的风景,谁都有自己的风景要看。
另一个想法的变化是,人和人的感情关系形态有不同,但本质一样。相处的阶段也是惊人的相似。和一个人相识到成为朋友,时间有长有短,最初总会觉得惺惺相惜,到后来个性显现,开始矛盾和对抗,消化分歧,求同存异。直到熟悉了彼此的套路,彻底的接受了对方。这个过程类似谈恋爱,一旦在对抗阶段用力过猛,很有可能就此分道扬镳。
而那些不属于对抗阶段分离,因为生命渐进过程必须要离开位置的朋友,就成了比较远的星星,还是一闪一闪放光明,但都知道,作为两颗星球,能够平行运行的距离其实更长久,彼此的星球上发生什么难以得知,但在一个恰当的点,还是会发出闪烁的讯号,告诉对方:老朋友,我在看着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