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商丘穴
位置:脚后跟到踝裸处与胫骨交接的缝里面。
针法:直针进。
脾经的经穴,属性是金(阴经井荣俞经合对应木火土金水),土生金,故是子穴。
子穴治实证,泻之。有助孕的效果。
对称治疗中医的一种治疗法则。不管穴性,不管阴阳五行,用基本常识取穴。比如脚痛恰在公孙,可针对侧商丘穴,(也可针对侧鱼际穴)左病右治。若还痛,可针对侧公孙穴。 再如手肘撞到痛,可针膝盖顶端(鹤顶穴),三焦经的天井穴。
5.三阴交穴(大穴)
位置:踝裸上三寸处骨头的后面。
是三条阴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处。
用于诊断。不管是淤血、肿瘤,三阴交都会有压痛点。
治症:痛经,灸三阴交(远取穴)。腹部的问题,男女都可用。几乎所有的妇科病都可用。水肿、脚积水、小便不利,可用三阴交消导。
是妇科大穴,妇女平常可多灸。
6.漏谷穴
位置:从三阴交穴再上三寸(内踝裸上六寸)。
禁灸。
脾经的络穴,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连的地方。
天地人三皇穴
即阴陵泉、地机、三阴交。阴陵泉位于胫骨内侧转弯的地方,叫天皇。从阴陵泉下三寸是地机,叫地皇。三阴交叫人皇。统称三皇穴。
此三穴专门治疗水肿,一针下去起针后,这三个穴道会出水。腿没有力,也可以用,是强土的,脾主四肢。
地机是脾经郄穴,可消炎、镇痛。水肿腹坚,肚子胀满,女子癥瘕,女生腹部有肿瘤、硬块,都可以用。
阴陵泉是个大穴,可治疗膝盖风湿、水肿,像小便失禁、小便频数都可以用。中风、前列腺肥大也可用。
治水要深针,大概一寸半。针的深浅视病人需要(即病的深浅)而定。
7.血海
位置:用手按住犊鼻,手掌正好把膝盖骨盖住,盖住后,大拇指指尖到处就是血海穴。
治疗痛经、滴漏不止或月经不来。
痛经三穴:血海、三阴交、中极
血海和三阴交痛经时针,立止。
针血海时,不深针,一寸针就可以了,针进去后把针左右捻一捻,无所谓补泻。
8.奇穴:百虫窝
位置:血海穴往下从侧面看一寸处即是。
可用于诊断,如果按到会痛,就是虫(疣虫、蛔虫)在里面。
用于治疗,按压痛就针此穴,痛立止,虫病好。
9.箕门穴与冲门穴
(1)箕门穴
位置:从血海直上五寸处。
少用,按近取穴定义,对阴部的病有帮助。
(2)冲门穴
位置:从曲骨外开四寸处。
扎此穴不便,可用脾经的子穴或母穴,或者采用对称治疗,用云门穴。
女人生完小孩胎盘下不来,也可用此穴。
10.府舍穴至腹哀穴(都很少用)
(1)府舍穴
位置:从曲骨上一寸在外开四寸即是。
(知道穴道经络走向即可。任脉在中间外开四寸是脾经,外开二寸是胃经。)
(2)腹结穴
位置:肚脐下二寸(石门),再外开四寸即是。
(3)大横穴
位置:神阙(肚脐)外开四寸处。
大部分是治疗肠胃方面,如泻利、拉肚子,都可以在这附近取穴。
(4)腹哀穴
位置:建里穴外开四寸。
治症也是腹部肠胃问题,大便不顺、胃不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