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自己一个人又要离开家的舒适环境,想到又要一个人去面对学习生活中的种种,不免睡不着,睡不好,心情有点烦躁、有点郁闷。
随着开学日期的临近,“开学焦虑症”又不偏不倚地来了。
是在家舒服久了,在自己的小天地,还是害怕独自面对未来,独立生活。
人际关系和成绩问题是主要的两个方面,给大学生平添了很多“烦恼”。
05后的大学生们给与了不同的回答,一起缓解和疏导“开学焦虑症”吧。
同学小A和宿舍同学关系不好,每一次放假都是一次“逃离”。
因为人际关系的紧张,大家在大二的时候爆发过剧烈的冲突,一个宿舍六个群,彼此之间失去了信任和交流,让小A有点窒息宿舍的环境。
同学小A选择了图书馆,不想待在宿舍,尽可能缩短在宿舍的停留时间。
随着时间流逝,磨平了彼此之间的棱角,谈不上交心融合,但是相对微笑还是可以的。
内心里的“抵触”不是说没就没的,不在宿舍,不面对舍友就是一种“解脱”。
想到要再回学校,又要开始这种“自我炼狱”的生活,心中还是有点惶恐和担心的。
但同时,小A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学会多换位思考,学会包容和接纳,尽管前路有很多未知的,但终究是要去面对的,无法逃避的时候,那就直接面对。
不管怎样,同学小A已经做好了准备,调整自己的状态是上策。
减少恐惧,敢于面对,积极调整,因为人际关系欠佳产生的焦虑才会缓解。
同学小C一想到专业课的学习成绩就某名烦躁。
当初选择的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但同时也不明白自己喜欢什么,在专业学习日益加深的情况下,想学会、想学好,但是又力不从心。
看到其他同学的成绩都比自己高,自己明明花了一些时间和精力,但是成效不大。
这样的成绩焦虑,伴随着开学日子的临近日益强烈。
想着要好好学习,但是又担心自己达不到预期目标,是学习方法出了问题,还是学习效率衰减导致,其实小C一直也在思考,唯有找到突破口才能找准发力点。
小C同学也在做开学前的心理建设,面对成绩焦虑时,可以审视自己是不是有不合理的认知,不合理的认知。
就比如认为“成绩差,前途一片灰暗,保研无望,找不到好工作,自己完蛋了”等等。
如果有不合理的认知,就改变认知,掐断焦虑的源头。
当我们面对成绩不如意时,不要过于悲观,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改变现状,这才是正确的认知。
而继续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去,也是缓解成绩焦虑的一个好方法。
和被窝难舍难分,和电脑藕断丝连,和电视依依不舍,和手机形影不离。
开学前,逐渐和它们依次告别,规律作息,尽量按照学校的日常安排作息。
客观评估自己,制定合理目标,做好学习适应准备和行为调试准备。
接纳自己,合理宣泄,可以听音乐、刷个剧、跑个步,让焦虑的情绪有一个合适的出口。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和鼓励,让自己元气满满迈入新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