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他一回到家就被空虚感包围着,似乎呼吸都成了特别费力的事儿……
老实说,空虚感确实不是好惹的;有研究者表示,空虚感作为一种没有太多意识内容的精神状态很多时候反应了愿望与情感的压抑,是一种比否认更为弥散与强大的防御。
1.
说到空虚感,有人将它与别的概念,比如空心病、虚无感、无聊感,混淆了。
从侧重来看,空心病侧重于人的焦虑与迷茫,虚无感侧重于意义(尤其是人生的意义)丧失后的失落情绪、无聊感则表现出弥漫性的负性情绪。
相比较而言,空虚感更像是一种主观体验,这种体验大抵是一种内在缺损或空荡的感受,并伴随无力感和无助感,可能会导致人的消极行为,比如回避、成瘾,甚至自杀。
2.
那么,空虚感是怎么产生的呢?
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生意义不是社会设定的,也不是别人安排的,而是人们主动选择的,当一个人失去了选择的能力或者不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了,就会出现自我的非存在感。在罗洛·梅看来,空虚感便是对「非存在感」的体验。
除了强调存在感的重要性,罗洛·梅还指出,社会参与不足、爱欲与意志的丧失是导致空虚感的重要因素。
空虚感,按照罗洛·梅的说法,并不是说个体的确空虚,或者丧失了表现情感的能力,而是一种挫败感与无助感,包括对自身和他人以及周围世界的无力。也就是说,人们感到控制不了自身,也影响不了别人,更改变不了周围的世界,不知道人生该追求什么……
另外,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强调,缺乏足够的情感体验也会让人变得非常空虚。
3.
那么,空虚感会造成什么后果?
一是,填补行为。人们在寻找不到生命意义或生活目标时,就会感到空虚,进而以沉迷网络、暴饮暴食、酗酒、嗜睡等方式来填补这种空虚。
二是,神经症。空虚感会使人们内心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从而导致人们神经症等严重心理障碍的发生。
三是,自杀。缺乏生命意义和生活目标的人在面对压力时,更容易感到茫然和恐惧,选择放弃而不再努力奋斗,甚至会选择自杀来结束一切。
正如维克多·弗兰克尔指出的,空虚的人大多会有精神消沉、攻击行为、滥用毒品与酗酒之类的表现,借此逃避直接面对生活中的精神危机。
4.
这里要注意,以往的研究中,对于杀害自己孩子的母亲,描述往往是单身、不成熟、不善于表达、缺少交际及自我效能感低,等等。
于今,有研究驳斥了这一观点。
有研究发现,这些母亲并没有任何特殊的社会人口学变量或精神病理学上的表现,导致她们行为的重要原因是孤独感和空虚感,这类感觉让她们觉得自己变得渺小而无助。
5.
说了这么多,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能拿空虚感怎么办呢?在撰写有关心理疗法历史的学者中,菲利普·库什曼是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按照库什曼的观点,对于空虚感,文化上有两种主要的回应方式,一个是消费主义,一个是心理疗法。
这也就是说,要想去除空虚感,我们要么选择买一辆新汽车或别的什么东西,要么选择向心理治疗师求助。
(参考文献:《空虚感与精神疾病:预测性分析》,杨昊、王煜;《大学生空虚感与应对方式、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梁丰;《关于大学生空虚感的研究》,李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