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
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读起来,这首词挺“正统”的,而兼有一些古意。
意思就不解释了,无外乎是讲送别。“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和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似乎异曲同工,只不知谁先谁后。但明显柳永那几句高明很多。
“画船何处”虽然意思到了,但写得太实,不如“酒醒何处”侧重在人,更富感性。而后一句同样是写夜里醒来的情景,“潮平淮月朦胧”念起来有点闷,不像“杨柳岸、晓风残月”,偏有一副柔软情致。
我更喜欢上下两阕的末句。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非常朴实深远的句子,真有几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尤其是这个“红”字。
不由想到《红楼梦》里香菱刚开始学诗时的一段场景:
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必真的。有似无理的,想了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黛玉笑道:“这话有些意思了,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
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内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所以啊,诗词的动人处,往往便是在这里。当你读到的时候,你惊叫“哎呀呀就是这样!” 随后细细琢磨之下,却不觉得遣词造句有多么高明,似乎就是口边常说的那些,随时可信手拈来似的。但再往深里探一探,才明白这样看似简单的词,你竟没法写出一个。
再看下阕末句,“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一下子就把前面稍闷沉的情境给扬起来了。虽然“残灯孤枕”里是满满的愁绪,却轻快而平静。
作者徐昌图,生辰年份不详,但推测总在北宋建国初左右。都说冯延巳等人开北宋词派先河,但我看这首词迥异于花间词风,其风格意境应该也对后来人有些影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