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很喜欢上课的人,上过很多课程,今年开始,觉得自己在知识上已经累计了很多,而且自己以前也有做老师的经历,还成功举办了几场线下课程并担任主持人。所以很想尝试着自己来推出一门课程。
我在荔枝微课上面试着录了几节课,发给很多朋友来听。有四百多点击量,我也收到了很多反馈,大家很热心的提出了很多建议,这让我很清楚自己的课程有很多不足,但是应该如何改进呢?
想了很久毫无头绪。刚好看到了袁老师在朋友圈里发的海报,看到化书成课研习社成功孵化的课程,让我感觉很专业,我真是非常需要这样一门课来学习一下,所以这次跟袁老师沟通了一下,就报名来参加课程。
两天的课程,内容很丰富,知识点也很多,其实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消化一下。
回顾一下印象最深刻的知识点,有以下几个:
一、关于课程结构设计,我觉得比较容易掌握的就是库伯学习圈了。
why what how if
利用这个方法我觉得可以让一门课的逻辑很清晰。
二、设计高质量的课程活动。
五星教学法应该是效果最好,使用场景最多的吧。可以通过聚焦问题,激活旧知,论证新知,应用新知,融会贯通几个环境,来帮助学员掌握知识点。
三、GEEAT化书法。
想真正的可以化书中内容成为一门课,要从四个层面来进行:
1、找出作者写这本书的观点,以及他的底层逻辑
2、试着把书中的方法延伸到不同的领域。例如我想开发的亲子教育课程,未必只能从这类书籍中找方法,也可以跨其它领域去找找看。
3、找到这个方法的局限性。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关于书中的论据要去寻找一下根源。
4、如何让学员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四、编写案例的6T法则。
案例是课程中必不可少的论证了。一般来说来自亲身经验的案例会更好。我们在选用案例的时候,一定要先用6T法则来检验一下。
案例要能够证明观点,案例要有典型性,要有真实性,目标性,冲突性,并可以激发学员行动。
在课程中印象最深的环节:
一是课程中的几个互动环节,例如一开始的搭积木,贴拼图这些环节。通过亲身体验,来验证这样的课程活动设计是否有效果。
二是,课程中采取的美金激励政策,虽然只是一个小游戏,但是很好的激发了学员的互动,因为有了这样的小游戏,课程变得更有趣,学员的参与度也提高了。
三是,八分钟演练环节,说实话回来后自己又复盘了一下,感觉多给一天时间的话我可以讲得更好。
我最深的感受是,因为时间匆忙,我在上场前一遍都没讲过,所以就会出现几个问题。对时间把握不好 ,我实际的八分钟比我设计的八分钟要短的多了。因此自己没有试讲过对整个内容就没能设计好。
还有就是总是想多讲点,其实比起讲得多,不如只讲一个小知识点,但学员都掌握了,这样来的更好啊。
最后,谈谈课程带给我的感悟吧:
课程一开始,老师提出“建构主义“,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知识点,印象深刻。”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学员的智慧“。
真正的一堂好课,不是老师把自己的知识一股脑儿倒给学员,而是要引导学员自己去探索,在探索中找到知识的来源,这个知识点对我启发很大。
我因为工作的原因,对美国的教育有很多的了解,为什么美国的教育会培养出有创造力的人才,而人人都说中国的基础教育好,但学生的创造力却很差,恐怕原因就在这里吧。
中国式的填鸭教育,老师们关注的是怎样把更多的内容灌输给学生,而并没有考虑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
“我们不必强求一定要教给学员更多的知识点,而是哪怕只教了一个知识点,但是学员都真正的可以学以致用,这才是真正的好课程。”袁老师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门真正的好课程精髓就在此吧!
“学员学习到的知识一定要内化为自己的,否则这个知识就会想没有写上地址的包裹,在记忆中检索时就成了查无此人。”这是课程中老师多次提到的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我们在教授一门课程中,要时刻想着如何可以让学员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而不是只是课上听得入神,课后知识就都成查无此人的包裹。
设计课程一定要有“学员思维”,在第一天的课程中,我跟袁老师在课间讨论了很长时间,老师的话对我启发很大,我豁然醒悟,原来我的课程中最大的缺陷就是我一直在用“老师思维”而没有用“学员思维”来思考课程的设置。
在这个课程中我到底想传递哪些知识点给学员?学员们是否真的需要学习这些知识点?学员们是否可以在课程中学会这些知识点?这些站在学员角度对课程的思考就是一直以来我最欠缺的。
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最大问题,找到了问题所在,心里就对课程的方向明亮清晰了。
这些就是整个学习中我最大的收获了,也是做好任何一门课程最关键的钥匙。再配合课上的开发课程的技术,我对自己开发出一门好课程非常有信心了。
我计划在一个月时间内,重新设计好我的课程,开始试讲磨课,敬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