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维族兄弟姐妹的一次亲密接触
葡萄、歌舞、大美风光是我印象中的新疆。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主人公阿米尔、古兰丹姆是我心中维吾尔族青年男女的形象。
2001年正月初二参与查处的维族人买尔旦被伤害案件,让我和新疆维族人有了一次最亲密的接触。
新疆维吾尔族青年买尔旦和妻子二人年龄都在二十岁左右,带着幼小的孩子跟随在丹东多年的‘’大胡子‘’来到丹东,在头道桥经营新疆烤肉生意。
平日里夫妻俩人由于汉语能力较弱、不会写汉字、可以进行简单的沟通,在七经街头道桥一侧经营的烧烤小店仅能维持生活,因此这一年的春节假日也没有回老家,继续经营期盼能够多挣一些钱。
大年初一晚间经营烧烤生意期间,买尔旦与同样是外地来丹在国贸门前卖干果的黑龙江人发生争执,被对方用烤肉店使用的尖刀捅伤脸部。买尔旦由于脸部伤情较重被人紧急送到医院治疗,砍人者在事发之后也随即逃离无影无踪。
维族人士、伤情严重、嫌犯逃跑,事发后派出所领导没有怠慢,迅速成立由主管刑侦工作的副所长刘同波为主的案件小组,组织精干警力开展工作,并且责成我具体负责此案件的侦破工作。于是我们几个办案民警兵分两路,一组民警将确定、查找、缉捕嫌疑人制定为侦破此案的目标。在万众欢渡春节之时,我则与同事一起放弃了休息,放弃了和亲人、朋友的相聚时刻,默默奔走在头道桥一带的角角落落,对犯罪嫌疑人可能暂住的区域进行地毯式清查。另一组民警迅速开展对被害人的询问调查工作,了解事件缘由、过程,并尽全力沟通医院做好救治和法医提前介入确定案件性质等工作。
那时候虽然不像现在一样谈疆色变,但是也没有几个民警愿意主动承担有关新疆人的案事件。初入警队的激情、领导的信任、案件侦查的紧迫,使我和买尔旦一家人开始了反复的接触。买尔旦夫妻也和我们几个办案民警由最初的陌生、抵触,逐渐变成相识、配合,熟悉、理解。
我们与买尔旦夫妻的第一次接触是在公安医院的病房里,和大多数维族男人一样,买尔旦维族男人气质明显:个子不高,身材壮实。面部棱角突出,皮肤黝黑粗糙,满脸络腮胡、一头的卷发、一双大眼睛。平时沉默寡言、脾气十分倔强。夫妻俩人衣着朴素,眼睛里闪烁着和蔼、亲切的光圈,同时伴有非常惊恐的目光。虽然汉语表达能力不强,但是在夫妻的同伴配合下,我们还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对这对夫妻的询问,对案件发生详细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
随后的两天里我们几个办案民警又多次来到公安医院、烧烤店等地向买尔旦夫妻了解相关情况。慢慢地我和这对小夫妻也逐渐熟悉起来。
案件发生三天后,买尔旦夫妻第一次来到派出所询问案件进展情况。由于派出所没有抓获犯罪嫌疑人、住院费用不足等多种原因,买尔旦夫妻在我们接待解释的过程中,情绪瞬间爆发,男人用右手捂着受伤的右脸,左手始终指着我们的脸,双眼睁得又圆又大,说话声音变得十分粗犷,像一只怒吼的公狮在办公室内团团转悠,向我们大声说着我们完全听不懂的话语。与此同时女人也满脸无辜、双眼泪汪,和男人一样向我们一边大声哭诉一边大声叫喊,遭遇到天大的委屈在此时此刻完完全全得到爆发。
面对突如其来的状况,我先让其他人撤出办公室,只留下我和另外一个买尔旦夫妻也熟悉的办案民警一起给夫妻俩人做工作。我急忙给夫妻两人各递上一杯热水和纸巾,又将夫妻俩安抚到座椅上,对买尔旦说到:“哭吧,兄弟。难受就哭出来,我们已经见过几次了,也算是兄弟,有什么能帮上忙的,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去办。”
不谈政策、不说套话,我们与夫妻俩聊生活和现实,把法律法规、案件侦查等问题巧妙地融入其中,以避免刺激买尔旦夫妻。同时不回避问题、不推卸责任,双方都敞敞亮亮的把话说清楚,把事情讲明白。以前讲过的再讲一遍,以前没有分析透彻的再次从头到尾分析一次。
慢慢地夫妻双方情绪渐渐趋于平稳,我们也顺势将话题转移到嫌疑人身上。黑龙江人、夫妻双方在国贸门前卖干果、暂住在头道桥小区,尽快确定嫌疑人姓名、户籍地址,侦查抓获犯罪嫌疑人需要夫妻双方支持配合等话题终于让夫妻二人平心静气坐了下来。
买尔旦夫妻两人离开派出所时期盼的眼光,要求我们继续加大对嫌疑人暂住地的排查工作力度。由于春节假期即将结束的原因,许多外出探亲访友的住户也回到家中,在随后的走访调查工作中,辖区百姓都经常看到我们几个民警带着一对维族小夫妻走东家进西家的情形。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也终于如愿以偿的获得了嫌疑人的准确姓名、户籍信息。
嫌疑人确定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买尔旦夫妻来派出所的频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频繁。我们几个办案民警也十分清楚他们夫妻的目的,就是希望派出所能派出民警到犯罪嫌疑人的户籍地黑龙江省密山县。当时的派出所经费比较紧张,所领导一般不会轻易派出民警到外地办案。这种情况我们每个民警都十分理解,但是不能将实情告诉买尔旦夫妻,于是夫妻俩人每天都到派出所,情绪好时简单问问便离开,不高兴时则又哭又闹。没有办法我们也只有不停的向当地公安机关发出协查、拨打电话寻求案件的突破口,一边努力真诚的做维族夫妻的工作已期望获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获得犯罪嫌疑人照片立逃追缉是我们最急切、最便捷的工作。可是在当时派出所信息化建设只有户口室一台电脑,没有像现在电脑信息只要搜一搜即可,对于外省、外市的犯罪嫌疑人户籍信息查询十分费力,为了报立网上逃犯时一张犯罪嫌疑人的照片让我们几个大老爷们儿一筹莫展。
犯罪嫌疑人系外省人士,夫妻及孩子在丹东租房卖干货,案发后迅速举家潜逃,没有给我们留下太多的信息。发出的协查始终未能见到回来的踪影,民警不能前往黑龙江查辑,没有嫌疑人的照片无法立逃等等原因,使这起并不复杂的案件无法短期内结案。我每天面对被害人夫妻时候的解释变得苍白无力,有时甚至故意躲避夫妻俩人,唯一能做到的只能反复地往黑龙江犯罪嫌疑人的户籍地公安机关、村屯进行电话联系,管片民警、村长是我的主要工作对象,希望通过他们获得我们需要的信息。
在与村长的多次交谈中,我们获得了嫌疑人的姐姐多年前嫁到东港前阳的信息。于是在刘同波副所长的带领下,我们和买尔旦夫妻一同前往前阳寻找目标的工作。经过先后几次前阳之行,我们还是找到了犯罪嫌疑人的姐姐家,在与其相互交谈中从她家摆放的照片里找到了犯罪嫌疑人,我们几个办案民警终于第一次见到了嫌疑人的面孔,也终于取得了那张立逃的照片。
时间一晃几个月过去了,买尔旦夫妻也要离开丹东。由于案件未破,在派出所分别之时我唯一叮嘱夫妻两人的就是一定要留给我们一个能够找到他们的电话号码,等到案件告破时能够联系到他们。
2005年的夏天买尔旦夫妻突然来到我工作的永昌派出所,见到我后夫妻二人告诉我:嫌疑人被抓获案件告破起诉到法院。在离开派出所时买尔旦竖起大拇指连连对我说:“热合买提(谢谢你)”,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过去哪些曾经经历的一幕一幕寻常而感人的场景,哪些曾经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张一张的面孔。总是在不经意时重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让人温暖,给人希望,凝固成自己从警生涯里一道永恒的风景感动着别人、也丰盈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