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2020年春节每日读书笔记分享
昨天读了《保富法》一书。《保富法》是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所作,用佛学观点来说明怎样才能得到财富,怎样才能保住财富。本书所谈内容是其一生接触,亲眼看见的。被称为“在民间以及企业家商圈流传了数十载的奇书”。
感谢樊登书友潘老师赠予的这本书。其实当时在收到此赠书时,我就心存惭愧了,因为我所送出的是功利之书,收到的是明道之书。
一、聂云台与其书
聂云台居士(1880-1953),是曾国藩的外孙,在1920年任第一任上海总商会会长。于1942、1943年间为劝诫世道人心,撰写《保富法》一书,在上海《申报》上连载,激荡时人之心,柳亚子等各界名流纷纷响应,一时传为佳话。
聂云台虽生于官宦世家,却秉遵外祖父曾国藩“宁可讨饭也不为官”遗训,放弃唾手可得的仕途,把位极人臣的先人所遗传的智慧智能运用于经商上,于商海中沉浮砺练,开办银行,经营航运,开发矿产,从事纺织。他所经营的机械制造、电力、商业、金融等一系列企业,均因取得成就而名声大噪。他创办的上海大华纱厂,成为上海纱坊业年轻有为的实业家。后被推选为上海华商纱厂联合会董事长和上海总商会会长。
聂先生编写此书,可说是用心良苦;将自己一生的所见所闻,融合历史的经验教训,编成这本震撼人心的好书,目的在提醒世人‘如何才能真正的保有财富 ’;避免重蹈贪财者的覆辙。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古人讲:‘富不过三代’;现在的人甭说是三代了,两代、一代都过不了,父子兄弟为钱反目成仇的新闻,不胜枚举;还不知有多少人在为钱身败名裂,或移送法办,实在是愚昧可怜啊!所以想要长久保住财富的朋友,希望您能认真的照著本书所说的方法去做,则必有惊人的效验。
二、保富法
(一)如何保福,引申出对富的理解
我理解为这就是中国近代的第1本财商书。
富者,财富也。从其本质上讲,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分,而长久受用且能真正庇荫子孙的是精神财富。《保富法》中所探究的显赫家族的兴衰之道,鲜明地道明这两者的关系。
聂先生开篇即提到:俗话说:发财不难,保财最难。我住在上海五十余年,看见发财的人很多;发财以后,有不到五年、十年就败的,有二、三十年即败的,有四、五十年败完的。我记得与先父往来的多数有钱人,有的作官,有的从商,都是炫赫一时的,现在已经多数凋零,家事没落了。有的是因为子孙嫖赌不务正业,而挥霍一空;有的是连子孙都无影无踪了。大约算来,四、五十年前的有钱人,现在家务没有全败的,子孙能读书、务正业、上进的,百家之中,实在是难得一、两家了。
书中通过大量的示例,阐述道:有些家庭第一世做大官、发大财,第二世家破人亡;有些家庭子孙很好,能够继承家业,若干代下去都还出人才,保有财富,保有社会地位。
《大学》上说:‘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孟子》说:‘为富不仁,为仁不富。’因为贪财与不贪财,关系著别人的利益、幸福很大;所以发财便能造罪,不贪财方能造福。今天看看上述几十家的事实,积钱多的,反而使得子孙没饭吃;不肯取巧发财的,子孙反而能够有饭吃,而且有兴旺的气象。平常人又以为全不积些钱,恐怕子孙会立刻穷困;但是从历史的事实、社会的经验看来,若是真心利人,全不顾己,不留一钱的人,子孙一定会发达。
书中举了曾国藩、左宗棠、林则徐等人因道德崇高而子孙发达的例子,总结道:“保富的方法,必须要有智慧的眼光,也就是要有辽远的见识与宏大的心量”。
聂先生抒发的是种什么因,结什么果的观点。布施是培福,布施是开源。又要懂得惜福,爱惜福报,不浪费,不奢侈,那么自然家道昌盛,就能够传若干代。
(二)布施与惜福
凡事必遵循一定的因果道理,布施与惜福就是因与果。
布施: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如果你希望子孙代代都富足,那就需要懂得种布施的因。布施是培福、是开源。
惜福:开源之后,还要懂得惜福,爱惜福报,不浪费、不奢侈,那么家道自然昌盛。
我与众。大我的利益是小我的永久利益,小我单独的利益是不能够永久的。儒家所说:“百姓足,君熟与不足”,所以“富众方能富己”,而对当今商业思想的启示,就是稻圣和夫哲学的精髓“利他思想”。
(三)天道与智慧
如何做智慧,聂先生用了较多篇幅从天道看智慧。
聂先生提道老子《道德经》上的两句话(我通过百度进行了查询补充):“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意思是: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利他、共赢!
再引两句如下:“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这里讲的是辩证思想、逆向思维。作者解释道:雄者,譬如是有钱有势,可以骄傲,乃人人所贪图的;惟有智慧的人,反过来,却是要避免这样炫赫的气焰,极力的向平淡卑下的方面作去,免招他人的嫉恨。‘白’者的意思,譬如作大官,享大名,体面荣华,别人羡慕,这也是人人所求之不得的。但是有智慧的人,反过来,却要避免体面荣华,极力的韬光养晦退让谦虚。
聂先生进而讲道:天道是什么呢?《易经》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阴阳,不是虚玄的。对自然而言,有日必有夜,有寒必有暑;对人而言,一盛一衰,一苦一乐,一忧一喜等。但是天时的阴阳,有一定的标准,是万古不变的;而人事的盛衰,则是随著人心的动向,变化无常。
比如说一个人若是喜欢骄傲,就一定会有忽然倒架子的时候到来;一个人若是喜欢懒惰安逸,就一定会有极困苦的日子到来;一个人若是喜欢悭吝贪钱,就一定会有嫖赌浪费之子孙替他破败;一个人若是喜欢机巧计算,就一定会有糊涂愚笨的子孙被人欺骗。这些变幻的人事,有智慧的人,自然会留心看得出来,晓得与日月起落、寒暑往来的道理是一样的。
天道是个太极图,半边是黑的,半边是白的,中间有一个界限;过了这个界限,阴阳失去了平均,就要起变化了,这叫作阳极则阴生,阴极则阳生;换句话说,就是盛极必衰,消极必长。
“浅见无知的人,止能看见一切事物的表面,不能看见事物的对面”。在我看来,当今倡导的思维模型中有一重要模型是“逆向思维”、“全局思维”,其实也都是这个道理。
“而所谓的人定胜天,也不是真正的胜了天,这是说人照天的定理,存心作事,终究会得到后来的胜利”。我的理解:积极发现、总结并遵循世间规律,才可练得慧眼、创造智慧人生。
(四)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聂先生在书中还讲了其七世祖“乐山公”行医济世善行的果报故事,就是要证明“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的道理。
这个世间,并无十全十美的事物,‘丰于此者,必缺于彼。’所以若想得到精神上圆满,最好先在物质上要常有些欠缺。所谓精神上圆满的意思,是指父母都健在,家庭和睦,子孙贤达有智慧,并享有天伦之乐,道义之乐等。物质者,是指衣服饮食、车马宫室,乃至官阶财富,一切的享用等。曾文正公常用这个道理来教家人,说家计不宜宽裕,这个与常人的见解恰恰是相反的。文正公又常说:古人有‘花未全开月未圆’的话,这乃是智者的境界;因为花全开了,则表示快将凋谢了;月已圆时,转瞬间,即要缺了呀!所谓‘盛极必衰,乐极生悲’,这岂是古人喜欢说这些众人听起来不悦耳的话,实在是这些话都是真理。
聪明的发财者,是以财养善,以钱护道,以金济贫,由助人之中发现自性的爱心与快乐。这种人能够以有形之钱,换取无形的功德,吾说这才是真正的“保富法”——清虚宫弘法院
保富无他法,“大富由天,小富由人”,人为之富,是自私的;天然之富,是大公的。而物质之富,仅夸耀于当时;精神之富,可流芳于将来。
三、佛学智慧
这本书除了《保富法》,还摘录了聂先生关于佛学智慧的传授。包括培心植德、育教时话、学佛札记三部分。其中“培心植德”对我感触颇多!摘录部分内容如下:
1、勉为其难说
于难舍处能舍中,难忍处能忍,难行处能行,总能够坦坦白白地做个君子。——聂云台
要做到真善,必须从难处做将去。要彻底推勘整理、审问良心,不模糊敷衍。即《大学》说格物致知!
2、断除习气说
六根习气: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眼耳口鼻身作为人之感官,自然是人之享受,但也极易产生不净习气。而这其中意根最难。前五项感觉最终都靠意识的感觉。所以有的人志行高洁、五根清净,但他的意识仍旧在那里造业。所以拔除意根的习气,最为紧要,也是最为难能的。
由此想到,我开始效能践行、开始好习惯打卡,不就是训练意根,养成好习气吗!加油!
我见执著:嗔念、痴、愚。愿做圣人,需克服以“我”为中心的意思,克服我见执著。克已修省。
凡是做学问做事业的人,总是铁饭碗从自己的习气下手,就是从性情所倾向、心意所喜悦的努力地节制,把所倾向的要克制不做,所不喜悦的、以为难的,努力地要做。做这种功夫,极其不易,所以王阳明说“制山中贼易,制心中贼难”。
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弛缓,治人不严,而趣功不敏。一处迟,百处懈矣”。
“人之气质本难改变,欲求变之之法,须先立坚卓之专”,既经立志,就要勤回省察,刻苦行持,勉力从难处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