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时期的自杀

一个早上,吕先生喊5岁大的儿子起床——该去幼儿园了,儿子跟他讲,昨天老师批评他了,他不想上学,想自杀,要是把老师给弄死,那更好;儿子的想法把吕先生惊呆了。

长期以来,我们希望并相信,儿童是安全和幸福的,想当然地认为,儿童不会自杀。因此,即便听到儿童说「不想活」之类的话,也毫不在意,认为那不过是年幼无知讲胡话。

事实上呢,是因为我们的无知,以致儿童自杀问题,没得到重视。


生物危险因素


迄今为止,还没有系统的儿童自杀理论,但自杀的综合解释模型,能帮我们理解儿童的自杀行为。

1. 冲动

冲动是自杀的危险因素之一,这种危险因素可能有生物学的根源。

事实表明,儿童较少从事有计划的自杀,比如,秘密收集和隐藏一些药物,然后选择一个日子吃下去,但是,儿童比其他任何年龄组的人,更易于做出鲁莽的自毁行为,比如,从高处跳下,从汽车前跑过。

有些儿童很容易产生冲动的自毁行为,他们的特点是易怒、攻击性强、喜欢惹是生非,因此往往被贴上各种标签,比如,多动症、大脑损伤、反社会人格……

2. 遗传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儿童的父母,往往也容易冲动,或有过自杀行为。因此,这类儿童的自杀行为,可能是遗传或社会学习——因为目睹了自己家庭中的自杀行为,所以把自杀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了。

3. 气质

就生理遗传而言,儿童的自杀行为也可能与所谓的「气质」有关。

格赛尔研究发现,可以根据气质差异,把婴儿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表现平静,不急不忙,慎重对待周围的事物;二是,做事着急忙慌的,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伶俐,反应快;三是,注意力和情绪不稳定,动作不规则,但有才气。

不难理解,先天的气质差异,很有可能就影响了后天的自杀行为。

4. 抑郁

此外,抑郁是自杀的危险因素,同样,也是儿童自杀的危险因素。


心理危险因素


相比生物危险因素,心理危险因素,就要复杂得多了。讨论自杀问题时,心理危险因素,讨论的也最多。

1. 心理分析的解释

根据心理分析理论,儿童的自我与超我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本我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本我的「快乐原则」支配着儿童尽情地追求和享受各种刺激带来的快乐,同时也很容易因为来自环境的负性刺激而产生不快乐、痛苦的感受,这种感受一旦与死本能结合,就可能引起自杀。

这揭示了年龄与自杀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年龄越小,本我、情绪在自杀中发挥的作用越大;年龄越大,自我、理智在自杀中发挥的作用越大。

从中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因为儿童是本我导向的,所以儿童自杀的原因和触发事件常常是重叠的——原因就是触发事件,触发事件就是原因。

这能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儿童有时为了一丁点的小事选择自杀。

根据心理分析理论,小学生处在人格发展的潜伏期,这一时期的儿童表现出,对同性伙伴的认同,更愿意与同性伙伴交往,明显地排斥异性;此外,他们还注重在各种儿童组织中,制定和维持某些规则。

有了这个理论,儿童因「两性关系问题」而自杀的事件,就很好解释了。

2003年,甘肃武威发生儿童连续服毒事件——6天时间内6人自杀(2人死亡,4人获救)。最早自杀身亡的苗苗是六年级学生,一次同学聚会上,有男生在打闹中碰到了她,身体的这种接触在孩子眼里非常严重,以致留言传开,苗苗自杀。

对此,不少人应该能想起小学时期男、女生在桌上画的「三八线」,那时还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上课前,教室里要是已经有了几位女生,男生就不敢进教室,要等老师来了与老师一道进教室;如果教室里除了一位男生之外全是女生,那么这位男生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会马上逃出教室,并准备遭受其他男生的取笑;反过来也一样。

可见,这一时期的儿童,对异性和两性关系有着非常特殊的理解。

儿童注重「制定和维持某些规则」可以解释儿童集体自杀的现象。

比如说,当记者问与苗苗一起喝下老鼠药、与苗苗背靠背等待死亡的小蔡:「你当时为什么要问苗苗要老鼠药?」小蔡回答说:「要死一起死。」她们的同学小杨,在解释苗苗和自己的清白而得不到理解的情况下,也愤然自杀,实现了「要死一起死」的诺言。

2. 心理社会理论的解释

埃里克森认为,6-12岁的儿童,处在以「勤奋」与「自卑」为两极特性的人格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发展任务是,迅速适应学校生活,学习各种知识,发展各种能力。

那些能够顺利掌握各种技能、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的儿童,很可能体验到成功,成为勤奋且高度自尊的人。埃里克森指出,儿童时期的勤奋一般表现为,加入各种组织,收集各种物品,比如硬币、卡片……,乐于接受新事物。

相反,那些还没为这一阶段的发展做好准备的儿童,很可能在学习以及与同伴的关系上遭遇挫折,感到沮丧与自卑。

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低自尊导致自杀,但研究发现,低自尊的儿童比其他儿童更倾向赞同,因种种理由而自杀。

埃里克森的理论,可以有效地解释,因学习问题引起的儿童自杀。

3. 行为主义的解释

行为主义的重点不是研究发展的顺序与阶段,而是研究强化、惩罚和示范对行为的影响。因此,行为主义者预言,在习惯与能力方面有了充分准备的儿童,进入小学之后,将获得成功;相反,没有为此做好准备的儿童,将经历失败。

此外,失败的儿童,从老师和同辈群体那里得到的惩罚,可能引起恶性循环,形成习得性无助,及其类似物——抑郁。

对儿童而言,父母的示范也十分重要。研究发现,自杀儿童的父母往往是畏缩、回避和冲动的,并可能有过自杀行为。

4. 人本主义的解释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时期是发展自我概念的关键时期。比如说,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的儿童,能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而生长在不良环境中的儿童,则会发展出低自尊;这对他们当前和往后的自杀行为都有重大影响。

人本主义对儿童自杀的另一个重要启示是,儿童对爱有强烈的需要,如果他们感到这是一个没有爱的世界,他们很可能产生离开这个世界的想法。

此外,儿童可能形成「虚假的自我」,这也是自杀的危险因素之一。

5. 认知理论的解释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儿童的智力尚未成熟,他们常常表现出缺乏逻辑与「自我中心思维」的特点,比如好争论和执拗。所谓「自我中心思维」,是指只会从自己的角度而不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这种思维的主要动力是本我。

因为自我中心思维与本我相连,所以它就成了一种自杀的危险因素。

此外,再加上,儿童对死亡的不成熟理解,使他们有可能尝试自杀。

另一类自杀危险因素是与具体运算思维相关的僵化、刻板的思维方式。比如,处在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的儿童,难以想象一个问题可能引起的多种结果,包括朝好的方面发展的可能性。这样的儿童,一旦选择了死亡,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他们就没什么吸引力了。

在一项研究中,Orbach选择了一组自杀的儿童、一组长期患病的儿童和一组正常的控制组儿童,他发现自杀儿童对生死问题的认识,比其他两组儿童要刻板,而且认知刻板的程度与自杀意念的强度成正比。也就是说,认知越刻板,就越认为死亡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因此,测定生与死对儿童的吸引与排斥,有助于理解儿童自杀行为。

在两项研究中,Orbach及其同事比较了自杀与非自杀的儿童,都发现自杀儿童显示出对生命更强的排斥、对死亡更强的向往,对生命更弱的向往、对死亡更弱的排斥。有趣的是,自杀儿童与非自杀儿童最小的差别表现在,对生命的向往上。这也就意味着,即便处在最坏的情况下,自杀儿童仍然抱有对生命的向往。

这证实对自杀儿童矛盾心态的判断,鼓励人们研究相关的干预策略。

此外,有研究者测量了自杀儿童与非自杀儿童的绝望、抑郁和自尊的水平,发现它们相互关联,但绝望与自杀的关联度最高。这就表明,抑郁或不喜欢自己的儿童可能会考虑自杀,但是,一旦儿童对未来感到灰心失望,自杀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强。


社会危险因素


引起儿童自杀的社会危险因素,主要是不良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

1. 父母缺失

研究表明,与其他儿童相比,自杀的儿童更可能在11岁之前就失去了父母(或因父母死亡,或因父母离婚);童年时期,自杀的儿童,因为「损失」而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某种程度上,儿童的自杀行为,是对接踵而至的「损失」的反应。

2. 家庭混乱与危机

与其他儿童的家庭相比,自杀儿童的家庭是不健康和功能不全的。

有研究者比较了两组住院儿童,一组尝试过或想过自杀,另一组则没有自杀意念,结果发现,前者认为自己家庭中的冲突更大、凝聚力更低、更缺少交流与表达情感的机会。

此外,家庭生活呆板、成员角色混乱,也是自杀儿童家庭的特点。这种家庭,拒绝以新的方式解决问题,儿童要替父母履行成人的职责,儿童的需要很可能得不到满足,甚至连他们自己,都忽视了自己的需要。

还有,许多儿童不能准确理解父母的敌意,以致把父母的情感内化,转化成对自己的仇恨。这类儿童认为,是自己造成父母的不幸,自己应该受到惩罚,自己的死与活对谁都不重要;他们被称为「可弃儿童」。

可弃儿童可能会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使自己不再是父母的包袱。

3. 虐待

研究表明,儿童虐待(特别是性虐待)与自杀行为有明显的关联。

有研究者比较了被虐待儿童与正常儿童,结果发现,40%受到身体虐待的儿童有过自杀行为,而正常儿童中只有7%的人有过自杀行为;儿童的自杀行为,常常发生在被打之后。

至于原因,有人分析,受到虐待的儿童,一方面要承受虐待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他们认为是自己的「坏」行为招致虐待,因而自尊较低,容易自杀。

4. 学习压力

过大的学习压力,可能会引起痛苦、无望的感觉,导致自杀行为。


自杀特征


说到儿童自杀的特征,稍稍能让人缓口气的是,在各个年龄组中,儿童的自杀率是最低的。

儿童自杀的另一个特征表现在性别差异上。一般说来,14岁以上的各个年龄组中(也许老年组是一个例外),更多的女性怀有自杀的意念,而更多的男性实现了自杀;但是,儿童的情况却并非如此。在儿童中,无论是想自杀的男性,还是实现了自杀的男性,都多于女性。

为什么会这样?或许是,从出生到青春发育期,女孩子都比男孩子成长得快,表达能力也更强,更容易适应学校生活……这些发展上的差异,有助于解释男孩子自杀的危险性高于女孩子自杀的危险性。

此外,在我国的文化背景下,社会对男孩与女孩的不同期望,也是男孩自杀率更高的原因。


危机干预


危机干预是一个短期的帮助过程,即对处于严重心理困境或挫折中而自己又无能为力的人,予以关注和支持,使之恢复心理平衡。自杀危机干预是指,专业工作者通过各种方式(比如热线咨询、现场咨询、门诊咨询)帮助自杀者打消念头,重新回归社会,是预防自杀行为较有效的应急措施。

有学者指出,危机干预可以采用电话服务、面对面帮助、家庭和社会干预等方式;这几种方式是相互补充的。实践证明,对当事人,尤其是有心理障碍的当事人,进行主动干预是防治自杀的有效方法。

儿童自杀,很多情况下只是心理失调而一时冲动的行为,只要发现及时,危机干预的成功率很高。季建林等人的调查资料也表明,对大多数有自杀企图者的危机干预(主要是电话心理咨询)是有效果的。

也就是说,儿童自杀现象虽然令人担忧,但还是可以有效预防的。

(资料来源:《自杀:理解与应对》,库少雄著;《未成年人自杀现象特征及其危机干预》,陈明龙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794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050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587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861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901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898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32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617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077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349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83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99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824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4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632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474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393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的好朋友孜孜恋爱了,可就像失恋一样。 为什么像失恋一样,因为男朋友并不关心她。说起来好像比单身还惨。 步入恋情的...
    苍瞳阅读 524评论 0 1
  • 美好的一天从大鸟原创壁纸开始。 点击图片,长按保存,设为壁纸。 欢迎转发链接给朋友,像素无损。 设置壁纸时,可以手...
    大鸟8wo阅读 837评论 9 15
  • 下午三点开始洗瓶子,中途没有水,瓶子228个洗了一遍,有水了,水管折叠水流很慢。 坚持开始和中途...
    一日光阴阅读 16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