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孩子喜欢争论,跟老师也争论,因为孩子看书多,老师说的不同的地方就说
满哥:跟孩子立一个规矩,别打断老师讲话,强调孩子在老师上课时别打断,别插话
孩子有显摆炫耀的可能,家长要改。
问题:老师提示答错了,孩子有情绪,自己抓头发,自残倾向
满哥:重中之重是明确为什么上课!上课的目的是发现自己错误,否则为什么要上课?
爸爸回家累了躺着,我要吵他,正常的妈妈是学会共情。
妈妈跟孩子说你有这个那个问题。妈妈要避免这一点。
输不起和输不起的人在一起。有一方必须得输得起。
为什么争论?
因为不想改。
02
问题:孩子2004年出生的,小时候有胃溃疡,沉浸在惊悚和奇迹的小说里面。
满哥:妈妈是强势的人,一切都得听妈妈的,连上麦爸爸已经紧张的说不出话。
孩子出现胃溃疡可能和考试等应急焦虑有关
沉浸在奇迹小说里面,可能是爸爸没有给予安全感,小说里找到奇迹。
03
问题:妈妈最怕突然发生的事情,有应急创伤,母亲有遗传病
满哥:每个人都在完成未完成的事情,因为有还没完成的仪式感。
如何解决对母亲愧疚感?
满哥让她回答她不回答,你的目的是不是就要活在愧疚里,觉得这样子才对得起母亲,看看自己灵魂怎么想的!
心理活动:“我自己虐的很惨,妈妈你看我过的好惨!”
你的目的是一个人只要有人记得,就代表存在。
愧疚的记得,活人过不好;
不愧疚的记得,依然可以不忘记,依然可以过好这一生。
可怕的是路径唯一化。
记得和愧疚一点都不矛盾,你却把它俩矛盾了。
把你从母亲去世的一天记忆全部抹掉,时钟回到去世的前一天,你的所作所为依然像现在这样?
回答:会
穿越过来,你说不想改。
你设想一下:母亲没病没灾的去世和病了好几年才去世,你感觉哪个好?
其实老人都是希望子女会好好快乐活着!
你将过去的错误解读,影响现在的生活。
记住要珍惜当下。你照顾好自己了吗?对的起父母的关心了吗?
你的孩子被你情绪影响,是不可逆的,你的初三孩子胆小,你一定要改变。
一个镜子摔地上,碎了,粘起来有裂缝,就怕裂缝滋滋的冒血。
解法:爱孩子,并坚持运动。
03
问题:妈妈焦虑于孩子学习,开始是看着的,后来听满哥越来越不焦虑,孩子动力越来越好,现在辅导孩子能力不足,孩子要求讲题不会了,就用手机搜题,
问题是如何从我辅导到手机搜题过渡?如何放手过渡?
孩子自己解决产生的问题,而不是依赖性产生的问题。
比如:自己走和用轮椅(依赖物品或人)走,
孩子学会的是学习学习的能力,只要没有人给我思路,我这道题自己不会产生思路。
刚才对话长的大概这个样子:
前面有座山,孩子想自己走过去,中间摔了无数个跟头,不是妈妈帮忙过去的,孩子学会了自信,锻炼了体能,没有依赖性,养成运动习惯。
孩子自己:搜题,代表要要从隧道过去,你不抱着我爬山,我要作弊。
面对困难孩子如何处理?
初中孩子应该知道面对困难如何处理问题。
有些家长说:满哥,我脑子笨,我听不懂等等。这样的家长不相信自己听明白,我怎么能讲明白?
家长应该想方设法的让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比如,妈妈如何让孩子自己学会找路?面对困难没有信心去面对。
最可怕的是孩子把(你教的)每个路口生背下来了,不是自己找的方法。
你是满哥的话,怎么找路?
解答:主要是学会动脑能力,别人对合理性的否认,异样的眼神,焦虑。
假设错了(有问题),你假设一定要爬过去,其实还可以不过去,可以不完成,(孩子的选择是不做也不练习),你依旧认为只要走了正确的方法,相信一定学会。
现在孩子应该知道,学会走路摔跤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家长不想成绩掉下去,还学会思考,家长要允许孩子波动。孩子允许自己是中等生不甘心中等生。
重新培养思考习惯(正确的方向)。
第一,整个小学阶段,千方百计保护学习兴趣,养成独立自主学习习惯。
第二,高考的题可能都是他没见过的题,都是新思路。
家长放手,别直接给答案。
04
如何认识自己?改变自己?
满哥:说话快,飞奔状态,慢下来。
小时候自卑,离婚独自带孩子,和母亲一起培养照顾。
自己很内卷,没有同理心,不了解老人。
满哥:小作文不错,暴露的信息量大,着急了什么都做不好。
讨好孩子本身是作弊,想走捷径。
一讨好,就要孩子正确反馈,不允许孩子反馈不好的。
爱孩子不是讨好孩子
为什么离婚?
因为他出轨。
又重新组建家庭。
满哥:你为啥刻意的屏蔽了信息。
你在做一些有理由的事情。
解释就是掩饰
告诉孩子爱孩子有多少,真诚的给孩子说给予多少,孩子才能相信你。
满哥:你的话(作文)都是书面语。你的作文可能是写给自己的,不是写给满哥的,按照剧本走。
为了爱情结婚,满足当下的需求。
希望你能在再婚的家庭中脚踏实地。
面对社会巨变,孩子是不安全的。确定性是安全的。
人要活在现实里,不活在作文里。
事出反常必有妖,事出反常必有刀。
05
我是那个不会说话的人,我想问孩子高三状态不好,无能为力,孩子说过几次想在家里学习。
满哥:你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了吗?
妈妈:没看,跟孩子提过,妈妈觉得不是抑郁和焦虑
满哥:发的视频看了吗?讲者负责而不是听者负责。
满哥:你是医生,不一定有权利,因为你不是心理科的。
妈妈:初中老师说高中有点难,孩子有畏难情绪,现在就想打篮球,想学熬夜,效果不好
孩子让买了教学视频,想在家听课。因为现在学校数学老师老是回答:你这个问题都不知道!?
妈妈:孩子再也不想问了,做其他事情,老师不愿意,扣分,我没松口。
我觉得孩子没有抑郁,心理绝对没问题。我特别理解孩子,现在很想支持孩子在家学习。
满哥:建议想办法带孩子去医院,有问题就治疗,没问题就放心了!
举个例子:数学老师习惯性的嘲讽,一个选择是问了变厉害。一个选择是不问不要分数,为了面子。
听者责任制和讲者责任制
很努力的告诉大家,听不懂课要预习。真着急还是假着急,真预习就会效率高。
复习的东西,更需要预习,因为高一高二没有学习。
孩子要在家里再学一遍,
满哥:在家学习一定是慢的,为什么?
光听满哥不操作是学不会的。
自学之前是学不会的,不是态度问题而是能力问题。
上课回答问题和考试很重要,你从来不跑步还要超过刘翔。
先看医生,孩子为什么有这么奇怪的想法
孩子一定要在学校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