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粉红xiao猪
阿兰德波顿的文字就像是焦虑时代的良药,我读他的书总会慢慢产生一种心境:
无论你处于人生的何种境地,歇斯底里的愤怒,张皇无措地迷茫,无精打采的孤独,涕泗横流的悲愤,至少时间的滴答声不再变得难以忍受,我们身体里的一部分好像可以抽离出来,悬在耳边跟这个颠沛于生命路上的孩子指点说,这叫愤怒,这叫迷茫,这叫孤独,这叫悲愤,而这些,无人能幸免于难。
在这本《爱的进化论》中,德波顿一如既往地充满了循循善诱的智慧和春风化雨的耐心。他从来不愿给生活套上任何好看一点的服装,反而以时间为载体将生命的细枝末节都呈现出来,善良、爱慕、同情、背叛、争吵、焦虑,让你坦然承认岁月有叫人痛苦的本能和致命的无趣。
书中拉比和柯尔斯滕的爱情和婚姻,似乎控诉了被浪漫主义奉为神明的一夫一妻制。
当浪漫的火焰燃烧殆尽,余灰里展露出生活的油盐酱醋。他们需要找到合适的定居房屋,购买彼此都能满意的餐具,接受工作的不确定性,处理自己对其他异性萌生的激情和伴侣之间日益滋生的厌倦,生儿育女,被岁月推着往前走。
他们有时会忘了为什么争吵,总认为自己不被对方所理解,心中那个渴望得到关怀的孩童,现在正愤愤地控诉自己的伴侣:没有按时去学校接孩子,放坚果的盘子没有买成分隔式,周末不干家务,早回家为什么不做早饭,为什么还要向做饭的人抱怨不愿洗碗。
一点一滴,在拉比出差参加酒店会议遇到劳伦时,沉寂已久进而生出冲动,他突然想要给自己的晦暗生活撕出一个小口,然而未知就是你不知道会投射进来阳关还是生生将自己的躯体撕得血肉模糊。
同单身时不一样,婚姻会让人觉察到自己并非是一个不错的伴侣。那些一个人时被忽略了的细枝末节,在与人相处时就会被无限放大。
当被他人干涉到了所谓的生活自由,我们又常常用愤怒和指责来掩盖内心的渴望和胆怯。而更多的时候,我们甚至都未曾察觉到那股深藏心底无法言状的渴望。
完美的婚姻实在难求。普普通通的人仅想要自己的平凡一生保持正常运转,就已经需要耗费掉几近全部的身心精力。认真工作,照顾家人,教育子女,赡养老人。你需要鼓起巨大的勇气,才能成为足够坚强的自己。不为焦虑困扰,直面自己的各种负面情绪,学会用合适的方法解决棘手的问题……
因为生活还在继续,因为心里还有对幸福的渴望,因为逃避没有任何用处,你只能向幽暗的自己伸出手去,拍拍灰尘,拉他走进有阳光的地方。
接受心理咨询后的拉比和柯尔斯滕,终于察觉到对方心中存在的那个一直长不大的孩子。他们慢慢意识到,所谓伴侣,是在生活施与磨难时能够一起并肩作战的唯一战友。
或许第二天柯尔斯滕就会怪罪拉比的疏于照料而导致其中一个孩子发烧,或许一周后突然发现另一方的私情,随即激烈的争吵、分居,也或许多年后他们的孩子拿起书桌上的相片对另一半介绍自己的父母。
斗争和冲突很快会再发生,就像你不知道明天和死亡哪个会先到一样。但在此刻,他们在彼此的陪伴下,在紧紧地、紧紧地握住对方的手的时候,突然感到自己可以足够坚强,鼓起全部的勇气面对生活的一切考验。
我们爱慕浪漫主义,看到公园里一对相互搀扶的老夫妇,我们就会发朋友圈说这是爱情最美的样子。希冀给我们力量,但虚幻却相对致命。我们总向往爱情的灵药,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感情总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爱情最终会变为亲情,而我们很难去辨别这是好是坏。唯一能做的是试图了解自己,也试图让另一半了解自己。知晓我们并非蛮不讲理,自私自利的讨厌鬼,而是正在笨拙地学习如何表达自己情绪的孩童。
书里的最后,是拉比和柯尔斯滕久违的一次正式约会,他们将孩子寄放在别人家,尽管孩子极力表达不满。
他们驱车前往一座高级酒店,红酒佳肴,落地窗透着夜色朦胧,拉比温柔的拉住柯尔斯滕的手,她亦沉醉的望着他。
他们从未如此强烈地感受到对方真切的楔入自己生命中的存在,他们同时也看到彼此眼中那个小小的但却稳定不移的自己的存在,或许这就是所谓婚姻,或许这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勇气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