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5.5——莫迷恋打卡,打卡打不出未来。

这是糖北北的第215篇文章。



为什么打了那么多卡,要么味道变了,要么没有预期的效果呢?


因为动机转移,动力扭曲了。一刚刚开始,比如,我们的目标是想掌握一门外语,或是得到好的身材,然后把这些目标拆分到每天去,然后用打卡来促进自己完成。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激情的减退,难度的提高,任务带来的压力,要靠意志力去维持,打卡的性质就变了。打卡不再是为了原先的目标,而是为了把打卡任务完成,要我们打卡的那个表格变得完美。


认知闭合会导致效能降低。当一件事情没有完成之前,我们会心里面总是记挂着,盼望着早点结束,但这件事情一旦做完了,我们的动机就会去向于零。这个事情完成了,我们的大脑就会把它清出去,行为动机也就消失了。也是打卡的心态,学不到假装一下,学到了立即停止。


学没学到,另外再说,先把打卡任务完成,而打卡任务完成后,学习动力也就停止了。


另外当我们把学习变成一种任务之后,我们的心态就会改变。这已经不是一种学习的过程,而是变成了一种完成任务。我们没有办法全身心投入事物本身,我们的注意力就会分散。在学习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到极度专注身心合一,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才能从学习活动中受到进化强烈的正向反馈。


所以我们要改变打卡的这种认知陷阱。用记录代替打卡,把注意力集中到活动本身,而不是完成任务上,同时设下限不设上限,这样子的话就可以规避了任务闭合需求,只要觉得有意思就能一直学习下去。


当然对于学习而言,最重要的是保持内在的动机。做难事必有所得,因为他更接近成功,我们要在舒适区边缘不断的拓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