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4D觉察之如何进行识人善用,实现人岗匹配?
识人用人是4D天性觉察最核心的应用之一。
它包含了三层含义:人岗匹配、人事匹配、人人匹配。
核心关键词是”匹配“,4D认为“匹配带来轻松与高效,不匹配带来发展。”
当我们的自我认知、岗位属性和事物要求相一致时,可以给我们带来轻松的氛围和高效。
当不匹配时,则可以挑战和激发我们的潜能才能,促进4D修圆。
4D团队教练如何进行识人善用,实现人岗匹配呢?
· 首先 是人岗匹配,绽放天性能量。
我们在面试时,评估一个人的能力,通常会包含三部分:态度、知识、技能。
通常对匹配一个岗位而言,知识是最容易获得的,技能需要培训但也可以获得,而态度(即天性),包含了自我认知,情绪感受和意志倾向,最难改变,却又贯穿始终,因此也是最为重要的。
所以人岗匹配,我们需要匹配知识和技能是否符合岗位的需要,但最重要的是需要观察天性的匹配度,将不同天性的人放在最适合的岗位上,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实现“岗得其人”、“人适其岗”。
比如绿色维度擅长人际互动、社交沟通,适合人力行政、人才培养、培训发展等工作;
“人岗匹配”一方面,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有莫大的好处,另一方面对公司而言,把人才的作用最大化了,最终能够去实现双赢。
· 其次 是人事匹配,带来高效成果。
“人事匹配”是在“人岗匹配”基础上的延伸,即除了岗位带有4D的属性外,我们发现事情和任务本身也会带着4D的天性属性!
关注人,成就事!
职场中的人,往往是因为具备某种专业技能而获得岗位机会,但人际能力和概念能力却决定了你最终在岗位上发展的方向,越往高层的职务走,人际能力越发重要。
比如很多技术型人才,天性偏蓝橙维度,更多的关注事情,对人的关注较少,欠缺的是人际互动能力。
所以,当我们评估专业技术人才是否适合走管理岗位/通道时,就需要去评估他在绿黄维度上的发展潜能。
· 第三 是“人人匹配”,促进协作发展。
人人之间,我们往往因为差异不同而相互吸引,却因为共同的理念、秉性脾气而能够走得更远。
这里的人人匹配即包含两点,相近匹配和差异匹配。
在一个团队中,相近天性的人,往往能更好的相处,作为一个管理者和领导者,我们也天然会亲近与自己相似的伙伴。
但过度的同质,也会给团队带来同质化的风险,比如过于包融和谐的团队,可能忽略了团队的绩效目标和创新突破。
在团队建设的案例中,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可能就是《西游记》里的唐僧团队了。
如果没有黄色的唐僧,团队可能就会失去凝聚力了。
如果没有蓝色的孙悟空,可能也就失去了创造力和拼力。
如果没有绿色是猪八戒,团队也会失去了活力和乐趣。
如果没有橙色的沙僧,团队就少了一份执行力。
所以,没有完美的个人,但可以拥有完美的团队,结合团队发展的需要,实现团队成员差异的完美匹配。
4D团队教练如何做到识人善用,人岗匹配?
总结三点:
人岗匹配,评估岗位的特质属性,是更需要关注人,还是关注事情?是更需要外向灵活创新还是内向细节执行?
人事匹配,评估关键任务和事件特性,它更需要匹配的天性能量是什么?
人人匹配,评估空缺岗位上其他相关领导/伙伴的天性是什么,站在团队发展、项目匹配的角度,需要同质匹配还是差异匹配?
下一期,我们来侃一侃:4D觉察之4D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