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苏州博物馆的时候,特展厅正在做曾小俊的展览,展厅墙外,白底黑字印写着画家为这场展览写的自序,彼时阳光正好,我靠在对面的墙上,细细品读。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位作家,也从没见过他的作品,但从他的字里行间,我得到一种“赤子天然”的感动,这种感动和在一席听漫画家朱德庸演讲时相似——两位画家,真情实意,皆在讲述童年的力量。
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曾小俊对此的读解,是孩提时代“真心一片,无旁骛,直视自然,无善恶,全神贯注“,故而便能”寻观物之乐,得物外之趣“。
朱德庸在演讲中讲到,他年少时自闭,同学和老师都不喜欢他,他便和草木蛛虫为伴,用彩笔标记被切掉刺针的蜜蜂,用糖水诱发两组蚂蚁打架,林林总总,创造了一个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而这股来自童年的力量,也让他在迷失自己时,重新找到了绘画的意义。
年岁渐长,免不得矫揉造作。古语说“返璞归真”,便是去掉外饰,还其本质。
今日儿童节,不妨静神与儿时的自己相遇,童年是最懂你的人,他会告诉你向前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