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是不是要涨价,查尔斯是不是和卡米拉离婚,马蓉是不是找了新男友,各种谣言此起彼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打开网络,微博、论坛、博客、朋友圈,你时常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八卦留言流言,从李天一是不是李将军的亲生儿子,到雷锋当年穿没穿皮夹克。从给流浪老人打伞被解雇的好心店员,到晶晶肚子里的娃为啥和田亮同日生辰。内容可谓五花八门,骇人听闻。
何谓“谣言”?“凡街市无根之语,谓之谣言”,这是几百年前的流行通俗小说作家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对谣言的基本状态和特征进行的定义。(针对那些传播童谣的人,太史伯阳父奏曰:“凡街市无根之语,谓之谣言。上天儆戒人君,命荧惑星化为小儿,造作谣言,使群儿习之,谓之童谣。小则寓一人之吉凶,大则系国家之兴败。荧惑星,是以色红。今日亡国之谣,乃天所以儆王也。”)所谓“无根之语”,指的是未经证实的或缺乏事实根据的言论,而“街市”则是谣言的传播途径和范围。
任何事情不可能空穴来风,因此,将“谣言”与“真相”相对立起来,实际并不科学。 佛教中讲到相比较多,如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生相、住相、异相、灭相”等;有“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等;有“有相、知相、识相、缘相、增上相、因相、果相等。佛教中相的梵语为laks!an!a,是指物质的形相或状态之意,相是对于物质的性质、本体来说的,即指诸法之形像状态。谣言不过一个看似“真实”的表象,为了吸引眼球,也为了如假包换,随便看哪个论坛,必然回有若干个“有图有真相”蹦出来。而关于“真”的言说则与其“相”之间存在着某种差别。言语本身并不直接与真相关联,也就是说,针对真相的言词和话语,与事实本身就是有差距的。
由此看来,真相的对立面不是谣言,而是假象,以及从假象生发出来的谎言。一旦真相被篡改,即成为了谎言。谣言不同于谎言。谣言是一种言说,是关于某事物的言论的混合体,其中既有谎言,也有真相,还有传播过程中产生讹误的“讹传”。如当年全国如火如荼的抢盐风波,虽然辟谣比比,但是在一段时间内各地还是哄抢不止。这流出的是一种对官方说法的不信任。还如横空出世的郭美美,一个无知无家世的美少女,用“干爹”给予的财富大肆炫富,几乎动摇了中国红会的根基。红会正面光辉的形象一扫而空,反正郭美美事发后,留给我两大记忆,一是不知自己历年捐的钱所归何处,二是知道了世界上还有一个非常了得的奢侈名牌——阿玛尼。由于“信”的缺失,谣言往往比任何其他方式的言说更具传播力。它表现为一种言论的自由播散的状态,像风一样起于青萍之末,在街头巷尾流传,并迅速蔓延到每一个角落。在真相被蒙蔽和被假象所掩盖的情况下,谣言就是真相的替代品,至少是一种可能的真相。谣言是在通往真实性的公开路径被阻断的情况下,一条民间的、幽秘的、可能性和代偿性的路径。
谣言是一种不确定性的话语传播。谣言不向真实性负责。谣言所关涉的不是事件的真与假,而是事件的可能的形态、过程和结果。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谣言在逻辑上跟真相是一致的。谣言之所以能够让人相信,是因为它有着与真相相关的合逻辑性。谣言往往以合逻辑的猜测或假想,来代替事实本身。即便如此,谣言不是谎言,而是未经证实的传言。它可能是虚假的,也完全可能是真实的。
谁该向真实性负责?应该是掌握有事物真相的信息及其发表权的一方。一般而言,当事人或具有公信力的信息来源,并可以通过独立第三方证实的信息,被认为是较为接近事实真相的。公共舆论机构的权威机构未能及时发布公众所关心的信息,或刻意隐瞒和篡改事件的真相,或其所发布的信息未能经过独立的第三方的验证,舆论机构势必丧失其公信力。在此情况下,谣言势必迅速膨胀和播散。
从传播人群来看,谣言的传播者往往是社会边缘人群,信息来源相对匮乏的人群。这一人群,在通常情况下,官方公开信息是他们几乎唯一的资讯渠道。而在权威的舆论机构经常说谎的情况下,这一唯一的信息渠道的效能几乎等于零。就如前两日一篇报道中所称,很多网络热点都是由于事发后官方不做正面应对和回答,通常是先否认,后沉默,然后承认并公布处理结果。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给很多传谣者以制造扩散的机会。很多传谣者,如秦火火之流,充当了消息灵通人士的角色。也就是说,此人在通常的信息渠道之外,另有信息来源。于是,谣言成为言说者自我肯定的一种手段。它显示了自己不同一般的信息搜集能力,而且,这种资讯来源的隐秘性,更加强化了资讯的神秘感,增加了话语的权威性。于是,这一人群很乐意成为谣言的传播者,借此以肯定自己的信息价值,提高自身的优越感。谣言,是社会边缘群体“信息资本”的利润来源。近来,经常听到打击谣言的号召,也时常有传谣者遭到强力制裁的报道。阻断谣言传播的路径,当然是资讯管理机构的职责,但它并不能单纯依靠制裁传谣者来达到目的。在信息不透明的的情况下,单纯打击传谣者往往是言论钳制和精神威慑的惯用伎俩。一手遮盖真相,一手打击谣言——左手打击右手。这一切,与事实真相无关,无非是要彰显其话语霸权地位。在此过程中,真正受到伤害的是社会的信息弱势人群,他们将陷于更加孤立、更加封闭的信息黑屋当中,进而被谎言所愚弄。这是对底层民众信息权和言论自由权的侵犯和剥夺。
我们 否认作为一种难以杜绝的传播方式,谣言总是跟真相并存。它实际就是真相的影子。太阳当头照时,谣言的影子最小,甚至没有;在真相昏昧的时刻,如同晨夕时分,谣言影子被加倍地放大,拉长。想让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让舆论环境不再被谣言左右,必须让真相及早现身在大众的事业下。
古人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想要兼听,我们必须同时听到不同声音才能去分辨。否则先入为主,是必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