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新闻,都在不断刷新三观的底线,让人瞠目结舌。
杭州一个丈夫,为了房产,把十几年的妻子,分尸并用抽水马桶,冲入化粪池;
北京一个央企的董事长,贪腐受贿100多套房,包养100多个情人,并且为了方便,他把100多个情人集中在一个小区;
湖南永州一男子,路上故意耍流氓,袭击17岁女孩胸部。随行的女孩男朋友殴打男子,以致男子受伤,男子反向女孩男友索赔20万,随即女孩男友被警察刑拘;
广州一个刚毕业的家庭贫困的研究生,投珠江殉情自杀,遗书请求父母以及在本科和硕士期间,资助自己的人的原谅;
……
不列了,越写,越让自己心情郁闷。种种案例表明,社会风气出了问题。
史上历代先贤治国,有一个逻辑。首先,用道治国;道不行了,用德治国;德不行了,用仁治国;仁不行了,用义治国;义不行了,用礼治国;礼不行了,用法治国。依法治国,是最后的底线。法度不行,就会开始人心丧乱,导致天下大乱。
我们建国已70年,经济上取得非常大的成就,并且还在飞速发展。与之同行的问题也在,人的欲望被放大了。如果一个人的灵魂跟不上肉体,修养约束不住欲望,就会出现各种刷低三观的事情。
欲望管不住,是因为心被放逐了;作恶多端,是因为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干点啥,就恣意妄为。
如何破解这个现状?就需要:安心、定志!
什么叫“安心”?
安心,就是心有所向,你心的目的地,在哪里。
古代先贤圣人,他们讲究“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修己身,影响人民,终生在至善处安家。作为现代人,我们做不到这么伟大,但有一点我们可以尝试,那就是做好自己。
有人说,我一个人做好有什么用,周围的人都是那样,为什么偏偏让我变好,随波逐流不是更加符合自身的利益。我一个人变好,也没有办法改变这个世界。
不要那么谦虚,实际,每个人都在无时无刻地改变这个世界。
我们每个人,都是世界的组成部分。你变得好一些,世界就跟着变得好一点;你变得坏一些,世界就跟着变得坏一些。每个人生来,就是改变世界的。
我们的这颗心,可以安在,成为更好的自己;可以安在,让家庭更加和睦;可以安在,让朋友因为有我们变得更好……
但凡,我们能够把心安于一处,就不会出现,上述的那些腌臜不堪之事。
什么叫“定志”?
定志,就是志有所向。说白了,你准备,这辈子干点啥。临走的时候,不后悔。
纵观中外古今,学术先贤、政治领袖、商业大鳄等,无不强调“定志”的重要性。
一个人再聪明,如果不知道自己方向在哪里,也不会有什么大成就,有可能会饥寒窘迫而死。一个人再笨,如果一生就干一件事(当然,这件事不能害人),不能大富大贵,也能衣食无忧,平安一生。
观察我们周围,很多人不是不想定志向,而是有的人,欲望太多太大。由于贪婪,他们很难把自己有限的精力和时间,聚焦到一件事情上。今天搞搞这个,明天搞搞那个,最宝贵的青春,就这样荒废掉了。本想追一群兔子,最后一只没抓住,落个一生一事无成的下场。
志无定向,就会焦虑。人一焦虑,就会精力分散。精力涣散,就容易放弃。习惯性地放弃,就容易自暴自弃。自暴自弃了,就啥也不顾,想干啥就干啥。什么天理,什么人性,什么法律,去TMD。然后,就出现了杀妻、疯狂贪腐、耍流氓……
自律给我自由!这句话绝对不是鸡汤。
如果我们,不能约束自己的欲望,那就准备处理,由于放纵欲望,带来的一系列精神和身体上被反复折磨的后果;
如果我们,不能管理自己的身体,那就准备处理,由于暴饮暴食不运动,带来的一系列的疾病后果;
如果我们,不能强化自己的学习,那就准备处理,由于毫无节制地娱乐,带来的一系列被别人在工作技能、为人处世方式方法上碾压的后果。
……
把心安了、把志定了,你就会心平气和地,向着你的目标志向出发。路途中,肯定会出现各种地雷阵、险山恶水,需要你去克服,去寻找方法。虽然辛苦,这不就是人生吗?
一个是被欲望折磨,随波逐流,毫无精神气的人生;一个是心有定向,矢志前行,充满斗志的人生。
你选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