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上那一家吧,我们一起去吃四川火锅。”张先生说。
张先生和她的妻子小王,站在旅馆的门口,正准备找个地方吃晚饭,看到我们从旅馆里出来,对我们说。
我说:“好的,我来叫。"
张先生一家是从新疆来的,汉族人,说话有新疆口音,细听才能听懂。
张先生,钻井工人,不爱说话,脾气很急,很实在。今年56岁,刚刚退休,他的妻子50岁,没有工作,他们的儿子,已经大学毕业有两年了,在拉萨工作,还没有对象。
张先生说的那家男的姓周,68岁,女的姓李,60岁,是从A市来的。
旅游这几天里,我们经常换团,但是我们这三家一直在一个团里,比较熟悉。
这一天,我们的所有行程已经结束,第二天就要各自返程回家了。
在旅游途中的相遇,虽说是个缘分,也属于萍水相逢,各自回家之后,再无瓜葛。
张先生的提议,让我不免有些感动,我来积极的促成此事,我老伴白龙也无异议。
我们没有周先生的电话,就去问前台,来来回回在这里住了三个晚上了,前台已经熟悉我们,也是问吃饭的事,她们就帮着查了周先生房间的号码,用内部电话打了过去,接电话的是女的小李,我说明了意图后,小李说:
“今天太累了,就不去了。”
我说:“好好,那你好好休息。”
的确,小李的左腿不太好,这么多天,走了好多的路,下午,上山时,一直是我和我家白龙陪她的,她家周先生没等她,周先生和某大学的一位研究生在一起走,两人聊得特别投机,下午两人分别时,还有点儿恋恋不舍。
周先生一家没下来,张先生有点失望,我和白龙倒觉得正常。
这么多年来,我和我家白龙的处事方式大体相同。
经过旅馆的服务生的指点,我们来到一家火锅店,这家的老板能有50岁,高个,长得白白的,像个年青人,特别热情,打招呼,聊天像对家人一样。
我们四人坐下后,张先生让我们点菜,我俩眼睛都有点花,还没带眼镜,我俩都不挑食,我只是不吃辣,点了个鸳鸯锅,我们就请他们俩个点的菜。
在饭桌上,白龙是很健谈的人,不会冷淡。
张先生是石油工人,对石油工人的了解,我们只看过电影,知道铁人王进喜的事迹,我对石油工人是很崇敬的,有一句话:“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能和石油工人一起吃饭,我感到很荣幸。
讲到王进喜,张先生也打开了话匣子,说了他自己的不同想法,我和白龙也频频点头称是。
张先生他俩的饭量比较大,饭店盘子里的菜也少,要的10盘菜,很快就吃没了,张先生又点了6盘菜,我们边吃边聊。
我们家里的火锅,大部分是清菌汤的,靠蘸料的味道提味的,有芝麻酱、腐乳、韭菜花、花生碎、香菜、蒜等一大排,自己随便选。
这里的火锅底料特别好,蘸料有蒜、葱、香菜、香油再加盐、酱油、味精。在旅游团里吃火锅时,蘸料里加了炸黄豆,也不错,以前都没吃过。
老板每人发给一小瓶香油,要我们全倒在碗里,说多蘸香油好,我从来一顿都没吃过那么多香油,狠一狠心倒出来半瓶,蘸了一下菜,果然很好吃。
快吃完饭的时候,老伴白龙站起来,要去结账,张先生也抢着结账,我知道,别看张先生比白龙年青,他肯定抢不过白龙。
张先生他们两人觉得过意不去,我俩还是很高兴的,他俩又主动加了我俩的微信,要保持联系。
我说,将来要去新疆,肯定去找他们。
有人赞美火锅:“围炉聚炊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
我们今天在这里吃的这顿火锅,的确不错,这种愉快的感觉,留给我们后半生来回忆,眼前遇到的人和事,我们已经倍加珍惜了,至于以后怎么样我们不去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