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者,互相推移以摩荡之谓。《周易》之书,《乾》《坤》并建以为首,《易》之体也;六十二卦错综乎三十四象而交列焉,《易》之用也。纯《乾》纯《坤》,未有《易》也,而相峙以并立,则《易》之道在,而立乎至足者为《易》之资。《屯》《蒙》以下,或错而幽明易其位,或综而往复易其几,互相易于六位之中,则天道之变化、人事之通塞尽焉。
1.易,互相推移以摩荡。互相推移,隐去了两个主体。是什么呢?阴阳二气?阴爻阳爻?是阴与阳,也是后面的乾坤二卦。摩荡这两个字也很有趣味,摩是摩擦,荡,是荡漾,激荡,是由外在的摩擦激发内在的激荡。
2.从《易》转到《周易》,不是相等过渡,而是从一个大的范畴到一个小的范畴。我们知道的有三易,《连山》《归藏》《周易》,或许还有更多。
3.从周易到《周易》之书,对象明确化。书本是易道的载体,而非周易本身,这里有一个形式与实质的关系。在这一点上,体现了我们华夏文化的文以载道,道由人弘的特性。
4.《周易》之书,《乾》《坤》并建以为首。这句的陈述,是文本本身的结构,周易,乾卦开篇,坤卦其次。文王为什么这样排列?有什么用意?下一段话就解释了。
5.《易》之体也。乾以象天,坤以象地。乾坤之变以象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易所阐述的构建的是天地之道。
6.周易64卦,除去乾坤两卦,这62卦,是乾坤二卦相互推移以摩荡,生出的种种变化。演变出众多的时候象。象,在此就是卦象。这里为什么说是34象?难道不是64象吗?错卦,就是整个六爻,阴爻变阳爻,爻变阴爻,这就是阴阳颠倒。这是一种颠倒方式,就是综卦,这是看的位置变化,正着看,反着看,卦就变了。这就是相对的。而有四个卦是绝对的,就是乾坤坎离四卦,正看反看都一样。所以呢,64卦,从综卦之变来看,有60个卦具有相对性,从绝对角度来看看,只有30个卦象,再加上这乾坤坎离这四个绝对的卦象,就有了三十四象之说。《易》之用句,阐述《易》的体用关系。这是船山思想的特色,明体用。
7.纯《乾》纯《坤》,未有《易》也,而相峙以并立,则《易》之道在,而立乎至足者为《易》之资。生生不已之谓易,乾坤因为这种相对的关系而生出各种变化。“立乎至足”,说明了乾坤这两个主体的“本自圆满,并建齐驱”,有其不变之“资本”,其卦象就是圆满的。因其自足圆满性,带来了永恒的变化。
8.《屯》《蒙》以下,或错而幽明易其位,或综而往复易其几,互相易于六位之中,则天道之变化、人事之通塞尽焉。其余62卦,具有相对性(坎离二卦)。由乾坤二卦而生出的诸多变化,初始义是天地之道的变化,是天道。天道的探究,总归是为了人,为了人更好地生存,能生活的安定、幸福,能确保绝大多数人能乃至于所有人都能幸福安定,天下太平和乐,这就是人道,天道要为人道提供知道,天人合一,就是天道与人道的合一。文王演周易之意,在于向天道之永恒之义,开万世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