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一直向往到美丽的江南看看,有幸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来到苏州长江中心小学进行了“重建师生关系”为主题的研究会。时间为一月六日七日共两天。
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学生受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和谐也是重中之重,今天有幸听到九位来自全国优秀教师的分享,使我受益匪浅,以下分享我印象最深的两位老师。首先是殷斌宇老师,他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毕业,分配到最偏远的乡村小学,大学是学的政治专业,但工作的第一年却要求带初三的英语,初二的班主任教数学,对其他专业一窍不通的他通过听课,不断的模仿,得到迅速提高。当时条件简陋,用收音机循环播放录下来的英语,让我感受到就算在外部条件多么艰苦,怀揣着对孩子们慢慢的爱,让黑白的时代也有了鲜艳的色彩。其次让我感触的是当时农村的孩子辍学的居多,殷老师说他看了一部最不应该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后,执着的跑到每个辍学孩子家庭里了解困难,找到校长,村里,县城,让其减免学生学费,重新回到学校,回忆中他记得孩子父母见他时,会将干农活的手,在自己的裤腿上搓了又搓,生怕自己的手把老师弄脏了,这些事情都是十八年前的事情,殷老师说,他喜欢当时农村家长孩子对老师纯粹的感情,对老师发自内心的尊重,不需要太多的言语,他的芳华就在那片土地,他很开心,他还为那里的孩子写了很多诗歌,使他的那个时代充满着芬芳的气味,华丽的色泽,愿流年可忆,未来可期。
第二位是来自湖北荆州市东方红中学的王丹凤老师。她是一位既美丽又有学识的一位美女老师,正处于芳华的年纪。她很形象的用照片,书信,活动等一系列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她如何从教师霸权-亲近学生-师生共进的过程。每位老师,尤其是当班主任的老师都会形成“我的地盘我做主,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的想法。慢慢的学生对她的教学管理形成了抵触情绪,孩子们把不满意写进了日记里,王老师看后,开始并不在意,让她在意的是有次报纸上刊登了她们班上课的情况,图片展示的是上课时她凶神恶煞的看着她们班两女孩,当她自己看后,感觉触目惊心,然后她看了李镇西先生的《爱心与教育》一书其中里面最经典的语录是“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慢慢的,王老师改变对孩子们的沟通教育方式,通过多重渠道:当面交流、网络交流、书信交流、作业交流等方式慢慢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与孩子们共写班级故事,共同制作班级视频,师生共同帮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减少师生之间的冲突现在。听完她的讲座也让我明白爱是我们的语言,和学生相处,只有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只有爱才能换来学生的真心和信任,成为真正受学生爱戴的老师。
古诗云:“芳华春意早,昨夜一番,雪里开无数。”诚然,人生的芳华就像这早春时节,总是带着寒冷的悲凉和泥土的气息,或许青春是短暂的,身处不同的时代,每个人的芳华是不一样的,教师的芳华就是在这三尺讲台上,用自己倾心的爱,对每个孩子都像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有无限的爱心和耐心;对于教育,应当投入了无限的深情!用我的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播种下希望的种子,以一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自己的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