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人推荐关于短文写作提高的书,有一本是《推倒思维那堵墙》。我在图书馆里借到一本,孙郡锴编著。
刚开始看时,隐隐觉得不合我口味,但是想着既然借来了,有人推荐,那就看看再说。
前面我还是很认认真真地看,只是越看越觉得不对劲。不是我喜欢的风格,里面满满都是大道理,很难进入我的内心,我的情感调动不起来。
如经验不是万能的;不仅小事多做,更要做好;从小事做起方可成功;相信没有什么不可能;一切成功都来自于求胜的信心等等,感觉都是十年前的励志文。看标题还觉得勉强可以,但一看内容,全是一堆一堆的道理累积起来,对我而言实在没什么看头。
我都长这么大,不需要别人一直告诉我怎么做,也不需人别人一直强调该如何做。那种居高临下,脱离人真实的心理活动的书真心不感冒啊。
我仔细看了看出版年份,2011年,也不是很久远的事。怎么感觉跟我隔了一代的思想呢?
我喜欢能贴近人的心灵书籍,或者实用型的也行。
在这之后大部分休闲时间,我也在看另一本我喜欢的书《童年的秘密》,觉得实用又有道理,还能给我一点启发和思考。
对比之下,那本《推倒思维那堵墙》的书就越觉得没看头。
这本书,我将就看着,每天翻几页,书也看了一半。看得我有点想放弃。
想想自己的写作目标,想想为自己制定每个月看五本书的计划。
加上这书我也做了一点摘抄笔记,再怎么不合意的书总有那么几句话你觉得能看得下去。
因为这几点,这书成了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2.
我有时也讨厌自我强迫的这个特点。书,我还是勉强自己继续看。
之后,看这本书便漫不经心,一目十行,看到罗哩罗嗦的道理,眼球就一眨一眨地跳过去。看得倒也快,几分钟便能看十几页的书。
看到最后,心有愧疚。我这是在干嘛呢,自我折磨吗?什么东西也没有存到我的脑海中,就偶尔几行的文字,过了也就忘了。
然而,三百多页的书就只剩下七八十页,就剩余这么一点,不看吗,那岂不是更可惜。
最后,那七八十页的书在我强迫性的目光之下终于完结,我如释重负吐了一口气,这书总算看完了真不容易啊,我总算解脱了。
然而,看完后,躺在床上想这问题时,心里又觉得很不值。除了计划本上写着看完一本书,我什么都没收获。那我看这本书有何意义呢?
3.
前天我刚写过一篇文章《读书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想到这儿,觉得挺讽刺的。
我把书分两类,一类是我喜欢的,那么我会快乐的看着书,享受它。一类是有用的,它可以让我达成我喜欢做的事,那我会花时间下苦功去学习研究。
当时我觉得,《推倒思维那堵墙壁》是属于第二类,有用的。然而它并不是,至少我没有吸收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我想到一个词,沉没成本。
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前面我没有当机立断舍弃我不喜欢的书籍。
后面由于我对之前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舍不得放弃,没有魄力止损,导致继续消耗更多的成本。到最后发现,所有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无用功,并且还给我带来负面的情绪,这才是最大的亏损。
4.
看这书,也是有好处的。
它让我知道看一本不喜欢的书是一种怎样糟糕的体验。
它让我明白做事,有一种当断其断的智慧。
如同做生意,明知道后面是亏损状态,那么无论前面投入再多的资金,再大的心血,你都要有魄力及时止损,那是你所能做的最好的选择。
如同一段不理想的婚姻,你知道继续过下去也只会更糟糕更疲倦,但你舍不得你们以前甜蜜的时光,然而离婚才是你最佳的选择。
最后,警示自己,增强判断能力,没有用的书果断舍弃。读自己喜欢的书,慢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