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让老妈帮我办理户口迁移的事儿。当老家户口本上减去我的名字时,老妈发信息给我:户口迁走了,我心里还不是个滋味儿呢。当时正在忙,看过之后,也没及时回复。
昨天,拿着5分钟就办理好的城市户口本,我才发现,那一刻,我真的成了外地人。
好多像我一样的朋友,大学毕业之后,便去了远离家乡的大城市工作、生活。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即便回家,大部分时间也都耽搁在路上。但在农村,父母不辞辛苦,赚钱供娃上学,等的就是这一天,自己的娃能去到大城市,不管是什么工作,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娃再回到农村种地,再重复他们的人生路,因为那条路实在太辛苦。
于城市来说,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外地人。没有亲戚,没有朋友。下班回到出租屋,空荡荡的房子让人难受。虽已在这个城市工作生活了5年,却从未把自己当成本地人。因为饮食结构、人情世故、生活习惯都与自己生活了20多年的老家不一样。所以,清明节、端午节、五一劳动节,但凡国家法定节假日,我都会提前一个月抢订回家的火车票,我和城市的关系无非是工作日去上班,周末窝在家里看书、打扫卫生或者外出旅行。
我对城市是陌生的,城市对我来说也是陌生的。虽说我记得小区周边所有路的名字,我也几乎去遍了工作城市的所有旅游景点,我更深知那几条有名的胡同里的经典小吃。可终究和农村老家不是一个感觉,即便如今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下,家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却始终能说出儿时玩耍的那些个角落。
每每听到同事说:“下班一进门,我妈就开始唠叨个不停,我做什么她都看不惯。真羡慕你,可以不用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我笑笑不说话。他不知道,我有多羡慕他回家之后,可以吃到父母亲手做的饭菜;我有多羡慕他吃完饭后,可以和父母拉呱聊天;我有多羡慕他可以时常听到父母的唠叨。
自从组建了家庭,有了自己的小孩儿,貌似只在国庆节和春节的时候回家了。要不然,三天时间,拿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带着小孩儿赶太远的路,实在太忙活了。慢慢的,回家的次数也少了,儿时那些在一起的玩伴,尤其是那些看着我长大的长辈也都变的记忆模糊了。
上次回家,看到大奶奶时都差点没认出来。她的背更弯了,头发也已变得花白,脸上的皱纹因为身体消瘦显得愈发明显。大奶奶没有闺女,养了几个不孝顺不争气的儿子。记得小时候,大奶奶最疼我,但凡有点好吃的,她总会帮我留着,当然,那会子所谓的好吃的无非就是糖块和饼干。
她眼神儿不好,但耳朵还算好使。听到是我的声音,大老远踉踉跄跄地走过来。
“好久不见俺闺女了,听你娘说你去大城市里工作了,还住在20多层的高楼上。咱家里就属你最有出息,大奶奶这辈子是赶不上趟了。”
“大婶子,等你孙女大学毕业了,让她领着你去城市看看。”老妈在一旁打趣道。
“你娘前一阵子说给你办户口了,以后你可就是城里人了。”大奶奶满是欣喜地说。
“我还是觉着家里好。”这确实是我的心里话。
好多像大奶奶一样的老人,她们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羡慕在电视上看到的大城市,大城市高楼林立,大城市车如马龙。电视上看着城里人的生活条件真好,一顿饭炒那么多菜,房子那么干净宽敞,城里人皮肤好生得漂亮。总之,城里的衣食住行都是祖祖辈辈在土地上摸爬滚打的农村人向往的。
如今,户口迁到城里,于农村老家来说,我成了法律意义上的外地人。于城市来说,我本来就是个外地人。或许就像人们说的,像我们这样远离家乡的,终归都是游荡的鬼魂野鬼罢了。
从此,我成了外地人
a19563148_01000.jpg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