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岛的爱与梦(二)
在海边走了一天,没看到“碧海蓝天”,但是从海边遥望,那山上高高低低的红房子却也是别具一格。曾作为德国殖民地的青岛城,有太多欧式风格的建筑了。这也是这座海滨城市的一种魅力。
我喜欢古典的建筑,像江南园林的亭台楼阁,像徽派建筑的粉墙黑瓦,像南方的竹屋木楼。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韵味,沉淀了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底蕴。在那些古朴的地方行走,感觉自己穿越到明清,穿越到汉唐,心中满是古典诗词的味道。
可是我也喜欢欧式风格的建筑。不管是哥特式还是巴洛克式还是古典式。梦里的青岛就是那一片掩映在绿树丛中的红房子最先吸引了我。那应该是一个可以做梦的地方。所以,我来了,且把这当作自己梦开始的地方。
青岛的火车站就是一座很有历史沧桑感的建筑。始建于1899年,已经见证了青岛百年的历史。它也是由德国人设计的,具有德国文艺复兴的建筑风格,楼南角还耸起一座造型优美的尖钟塔。车站是人来人往的一个地方,它见过了许多离别的泪水,也见过了许多重逢的欢笑。我从没在别的地方见过如此有感觉的车站。
火车站对面一栋具有清真风格的建筑也很有特色。黄色的外墙看起来明亮大方,毫不扭捏地矗立在人来人往的街头,任时光飞逝,光阴流转。
喜欢青岛给人的这种小确幸,你只管在路上漫无目的地走,走着走着,眼前就会出现你喜欢的一栋建筑。可能是一个银行,也可能是一个餐厅,甚至可能是一个派出所。它们大多数都是曾有过一段故事的欧式建筑,经过重新装修,古为今用了,完全融入了青岛人的日常生活当中。这是我所喜欢的,因为这样,它们不再是冷冰冰的砖块,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的房子。
中山路就是这样的一条路。这条1500多米的百年老街曾经历了德占时期、日占时期,落满了历史的尘埃。德占时期的中山路被划成欧人区和华人区,南边是异国风情浓郁的欧人区,北边则是弥漫着吃喝杂耍气息的华人区。建筑风格也大不一样。欧人区的建筑高大雄伟,造型美观,形式各异,华人区的则是低矮的二层楼房,阴暗、潮湿。
不过现在,整条中山路都是游人聚集的地方。欧式风格的楼前一批批游人留影,因为人太多,我只在旁边看着,并没有拍照的念头。寻觅青岛美食的人绝不会错过劈柴院,我从那里走过,只觉得闹闹哄哄,海鲜烧烤与别的美食街大同小异,走了一会就匆匆出来了。我还是继续去寻找我梦中的“绿树红房”吧!
广西路就在中山路附近,算是老青岛比较宽大平坦的一条马路。这条路上有不少漂亮的欧式建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安徽路口的邮电大楼,这座楼始建于1901年,是青岛市内现存最早的邮电营业楼。现在已经修建成邮电博物馆对外开放了。博物馆里可以看到古老的电话机和各种各样的通讯设备。博物馆一楼还开设了慢递服务,游客可以把信件和明信片之类的文字材料保存在邮局,然后指定未来的时间里送达到某地,时间最长可达50年。我不敢写下这样的慢递,因为不知道寄往哪里,也不知道该寄给谁。
在青岛的大街小巷穿梭,我发现很多道路都种有一排排的树木,每条路上的树木都是同一个品种的。比如莱阳路就都是梧桐树,还有很多路种了一排排的银杏树,一排排的枫树。深秋的青岛应该是更适合做梦的吧?那一栋栋的红房子在绿树掩映下是一种风情,在黄叶纷飞的季节又是另一种风情吧?
爬上一个坡,眼前居然出现了一栋很眼熟的建筑,自己无意中已经走到了浙江路天主教堂来。这是一座兼具哥特式和罗马式风格的建筑,以黄色花岗岩和钢筋混凝土砌成,线条流畅,最显眼的就是两边的锥形塔尖,塔尖上各竖立一个巨大的十字架,屋顶也覆盖着红色的瓦。整个建筑显得典雅而又有气派。
教堂边照样聚满了拍婚纱照的新人。好像婚纱和教堂真是更配一点哦!可能因为是中午,教堂并没有对外开放,我只在教堂外走了一会儿就离开了。人实在太多,太吵杂了。和我心心念念的“绿树红房”的氛围一点都不切合。
突然想起之前在网上看到的另一个教堂,它离中山路远一点,那里会不会清净一点呢?我决定到那里看看。其实这两座教堂实际距离并不是很远,只是我不认识路,四处乱窜,找了好久才发现那座教堂在一座小山丘上,要上教堂还得爬阶梯呢!实在把我累得够呛。
这是一座基督教堂,外观看起来像一座古堡,黄色的外墙,只有钟楼的上半部分是绿色的,陡斜的屋顶一样的红色。它没有浙江路的天主教堂那么高,但是因为矗立在山丘上,爬到高处是可以远眺到大海的。
这里确实清净多了,虽然教堂门口也有一对新人在拍照。整个教堂内外都异常宁静,教堂外的广场不算大但是很平坦,四周绿树成荫。厚重的花岗岩垒砌的墙基凝重粗犷,透着历史的沧桑感。
我对这教堂有感觉多了。不禁信步走进教堂里。一进去也感觉别有洞天,礼堂宽敞明亮,窗户上的花纹非常有艺术感。礼拜堂只简单地摆放了几十排长凳,教堂的正中间尽头有一圆形窗户,窗户前有一个巨大的十字架。整个教堂的布局非常简单,但是却让人非常舒适放松。不是做礼拜的时间,教堂里的长凳上只有几个人在静静的坐着。在这样静谧的气氛下,大家都自觉地不出声。我也找了个角落坐了下来,心慢慢地觉得越来越宁静。
从基督教堂出来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信号山公园就在附近,既然已经差不多到了门口,当然不能错过了。正好可以到信号山上看夕阳。
青岛是一座海滨城市,同时也是一座山城。你在城里面多走一走就会知道。上坡下坡的路挺多,房子多是依山傍海而建,错落有致。说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一点都没错。
信号山是一座海拔仅有110米的山峰,但是山势峻峭,绿树葱茏,亭台廊桥点缀其间,山上绿化好,也是登山远望青岛市风景的最佳地点。青岛的“绿树红房,碧海蓝天”尽可以在山上一览无遗。
信号山最特别的是山顶三个不同高度的红色圆顶蘑菇楼,它寓意中国古代用于传递信号的三支红色火焰,这也是信号山得名的由来。
在山顶的旋转观景台坐着往四处观看。远处的栈桥,小青岛,大海都尽收眼底,另一边就是德国建筑群了,一片片红房与一丛丛树影交相辉映,红的红得更典雅,绿的绿得更生动。天空不够碧蓝,但是水光山色也足以让人陶醉了。
因为观景的人并不多。管理员就没有把我们赶走,让我们随意在观景台上饱尝青岛的韵味。一直到黄昏,夕阳斜照,青山绿树红房都笼罩在一片浅浅的光晕中,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信号山。
“绿树红房如影幻”,看过,才不再是影幻,才是从梦里走到现实的爱。“青山依旧伴斜阳”,当我踏着夕阳回酒店,我知道,对青岛的爱如青山一样,永伴斜阳!
后记:写完文章要配图了,才发现我在青岛拍的照片实在太少,很多建筑记得拍下来过,却怎么也找不到了,可能无意中删掉了,也可能不知放在哪个文件夹了,好不容易找到这几张,个人觉得不能很好地展现青岛的美,各位将就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