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磊老师的《深夜食堂》评分2.3,心疼好男人人设如日中天的黄老师一下子沦为挣钱不顾吃相的油腻腻大叔。除了大家疯狂吐槽的广告植入之外,我觉得引起大面积不适感,应该源于这部剧强行把原剧中美食与孤独感之间的强链接割裂开,并替换为国人熟悉的人情故事。
一、孤独,是溶解在现代人心目中无法萃取的元素
日本是一个孤独感很强的国家,根据联合国国际儿童基金会关于孩子幸福感的调查表明,面对“你有感觉到孤独吗?”这个问题,回答“孤独的”日本孩子达到了29.8%。而其他国家回答孤独的学生只有5-7%,相对来说,日本孩子比其他国家的孩子更容易陷入孤独感中。
据调查,16.7%的日本男性完全不和友人、同事外出(公事除外)。日本男性把人生大部分时间花在公司里,也只能和同事保持不痛不痒的工作关系。
因为太过于孤独,日本有出租丈夫的公司,可以雇佣演员出席自己的婚礼,葬礼,甚至独居老人可以雇佣年轻人扮演自己的孙子,度过一小段欢乐时光。
近藤大介在书中说:然而如今东京的街道,只有安静、干净和“成熟”。
然而不仅仅是日本的孤独感更强烈,只是表现的更明显而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大城市也早早进入了“陌生人社会”中,并且许多家庭还只有一个孩子,这种孤独感就更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日剧深夜食堂展示了两个非常关键的点“美食的治愈力量”、“陌生人之间萍水相逢的珍贵情意”。可惜,引进国内之后,这两个点都被破坏殆尽,一点不存。
二、日剧的美食情节
日本人的美食情节不是拍几部《舌尖上》能概括的,虽然我大中华地大物博,各类美食琳琅满目,但并没有好的宣传方式,日漫和日剧却有特别多美食向的好作品:
专拍美食的:《中华小当家》、《孤独的美食家》、《爱吃拉面的小泉》等,
以美食为关键元素的:《失恋巧克力职人》,《小森林》等
美食点缀:《火影忍者》的一乐拉面,宫崎骏系列等
好的食物是真的能治愈人的。
心情不好的时候往往没有什么食欲,但如果遇上真正感动的食物,吃一点,胃踏实了,心就安了。再难过也有力气撑着。
前段时间看书《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不会饿》中,当妈妈千惠癌症复发,爸爸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天昏地暗,他去保育员接女儿阿花放学,终于在接待室忍不住对保育院长痛哭出声
“我可能一直哭了一刻钟吧,抬起头,面前的小桌子上放着一碗凉了的素面。我根本没有食欲。对不起西园园长,我觉得我吃不下去。”
“阿花爸爸,这个梅干是阿花他们在保育园做的。您一早都没吃过东西?请用吧。”
爸爸信吾吃了梅干,酸味刺激了食欲,他又想起妻子每年都会做腌梅干,竟然一口气把面全吃了。体力和精神都恢复了一点,他开始想接下来怎么办。
看食物就是有这样神奇的力量。
离家读书前,每顿饭,都是全家人坐在桌前吃,开开心心,说说笑笑,从老师的外号聊到男女同学的情书。离家后,因为吃不惯食堂的饭,太甜,常常下课后一个人去外面小摊上拎一碗面回宿舍吃,打开电脑,找部剧,看着电脑中有个人陪我一起吃饭,就觉得远在他乡的漂泊感孤独感被大大的缓解。
日剧美食必须是最好的选择。
每次看到日剧里,就算是一个人吃饭,也会好好坐在餐桌前,说“我开动了”的时候,觉得吃饭对他们来说真是一件庄重,严肃的事情,就算特别普通的食物,他们也心怀敬意。
简单的食物也被他们吃出神圣感,我面对面前的食物,也常常生出“看起来好好吃”的幻觉。
三、孤独又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
一个人的时候,要不要强迫自己去社交?我身边的许多人都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大城市的人际关系太脆弱,转身钻入人海就很可能再也不见。除此之外,更多的是工作中不得不去的应酬。
那种推杯换盏的热闹,不适合现代人,现代人骨子里是孤独的,是一个人吃,一个人住,一个人漂泊他乡,一个人成为一个孤独的星球。
孤独可耻吗?
不是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被孤立的境遇,但对于独生子女来说,孤独应该是生活的常态。并不可耻,只是有点点无聊。这种无聊白天可以消解在各种琐事中,一旦日落,就无所遁形。人们更脆弱,更容易产生某种链接,这也是《深夜食堂》中出现那么多暖心小故事的前提。
这些故事出现在夜里,也消解在夜里,天一亮,就像草叶上的露水一样,蒸发了。
黄磊版《深夜食堂》试图填补深夜之外的空间,把故事补的更饱满。第二个故事,乡村女孩奇奇来到店里,获得音乐制作人的青睐。就应该止步于奇奇随着音乐制作人离开结束,而不是黄磊一脸父亲样的关心她吃没吃,累不累,她在录音间发生的一切,都该是留白。填满之后,反倒显得做作。
奇奇出名或者不出名,都将变成下饭的谈资,就像徐志摩的那首《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映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陌生人之间的联系,是弱的。强行要把这种茶馆式的弱连接变强,甚至要把萍水相逢变成错综复杂的真实人际关系,不免让人觉得压力大。
孤独的人需要陪伴,需要被治愈。
但绝不会需要陷入复杂又不适应的人际关系中。
孤独,但对生活仍然充满了希望。
黄磊版《深夜食堂》应该是误解了我们对日剧《深夜食堂》的喜欢,也误解了孤独这种城市病。治愈我们的是美食,其次是暖心小故事。而剧中,只有故事,强行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