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臧克家纪念鲁迅先生的写道:有的人活 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情愿当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是的,鲁迅先生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还是雷厉风行的榜样,从不在乎外界歧视的 眼光。这一点,亭台下的那位拾荒者未曾输给 过他。
时间推移至两年前,那是我们这届学生 的毕业季,窗外的大树见证了我们欢乐时光,但 岁月如歌,哀凉忧伤。我们都清楚毕业后我 们便天各一方,见面的次数少之又少,于是,每 次放学后便会同几个小姐妹一起去我们的 秘密基地玩。 那个秘密基地就是在放学路上的中点一一 那是一个亭子,靠河,含有些诗书风韵绿树成荫,鲜花朵朵。不是阳光时明媚,或是 暴雨倾盆,我们都会赴约于此,同那位拾荒者。
这位抬荒老人与其它老人截然不同。初见是五月上旬,当时花开得正盛,映衬着饱含书香气的亭子,唯独这位衣衫褴褛的抬荒者显地格格不入。我们见他这幅模样,谨慎打量着他,他斜着头瞄了一眼,便继续看着河岸发呆。
这几日,我们发现,他的生活非常简单,每日去拾破烂,装备只有一只表面光滑的扁担与几条麻绳。他每日去附近街头拾荒时行人都避恐不及。可他们不知道的是:一个外表脏乱差的的拾荒者背后有一颗无比纯净的心灵。
我们经常会去那个亭台下做作业,玩游戏。一次,同学一本漂亮的折纸本落在了那,当想起回去找的时候,却空空如也。当我们垂头丧气地往回走的时候,那位拾荒者叫住了我们,他从袋子里掏出一个东西。定睛一看!正是同学丢失的本子。我们用感激的眼神看着他,他慈祥地说:"我看你们把本子落这了,就帮你们收起来了。"是啊!多暖心啊!
时间真是无情,一转眼就毕业了,那天下午,我们依旧去了那儿,拾荒者依旧坐在那,观望着河岸。我们蹲在他身旁,他细语道:“他妹妹就住在像河岸那边的大房子里。"我们感慨着,原来老人有那么多故事,但我们却无能为力。
"人之初,性本善。"但像这位老人一样一生都善良的人少之又少。可上天为何让他沦落于此?我们同他挥手道别,这一别将为永久。他像往常一样勾起嘴角同我们挥手告别,露出那治愈人心的微笑。
谢谢你!拾荒者,你是我的天使,一路上指引着我。可能有一天你会平凡的老去,但你的人生注定以精彩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