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日剧《侠饭》,倒是没怎么看剧情,基本就是看最后学做菜罢了。
好像有一部分人不喜欢做饭,觉得很麻烦,不过我却很喜欢,这种原料经手加工改造的感觉,像作品一样。
所以对于教做饭的东西也很感兴趣。
不过意外收获是,这部剧为了交代男主 一个黑帮老大为什么这么懂料理,提出了一句很棒的话:因为不知道明天会怎样,所以每顿饭都不想将就。
对我来说吃饭是日常生活中幸福感最高的事情,吃得不好也是一天中最能持续影响心情的因素。
吃到不好吃的一定要在某一顿补回来,几乎是一种执着。
吃饭这种私人的感受,对于有的人来说并不重要 对我来说是无比重要的——即便如此,我也有过厌食的时候。
压力过大的时候,情绪过于低下的时候,我的身体会排斥食物,味觉没有改变 却让人产生反胃的反应。
平时想起那些厌食的日子,总觉得不可思议。尤其对于一个很喜欢吃的人来说。
我很羡慕大胃王的体质,可以在每顿饭里尽情享受,也因此开始加强运动来加大饭量。
有一段时期饭量很大,我是非常自豪的,虽然现在也不小。
和一部人相反,我讨厌不能吃的人,不会觉得斯文或者优雅,而是觉得无趣。
我喜欢食欲旺盛的人,谈到喜欢吃的东西兴高采烈的样子【就算我不喜欢吃那些也没关系】,潜意识里总觉得那是他们热爱世界的表现。
所幸因为过去高强度的锻炼和无意识的增肌饮食,我不是很容易胖,更能安心地去享受吃饭这件事。
不过,并不是美食家,甚至是个挑食怪,这不吃那不吃,倒是一点都不符合吃货的标准。
即使喜欢的范围小,也不影响我对为数不多的食材强烈的热爱。吃腻这种事,好像还没有发生过。
对喜欢的食物过敏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喜欢的味道会变成害怕的味道,甚至是不太好的味道,完全不会再喜欢这种食物,到了不会对别人眼馋的地步。
过敏是一件很神秘的事,因为对喜欢的食物突然过敏,我常常担心会对其他喜欢的食物也如此。
不过,还真的多多少少发生过。比如我喜欢番茄,但有八年的时间是完全不吃熟番茄的。 就因为有一次吃番茄鸡蛋汤,突然反胃。
但番茄是我最喜欢的食物,于是只能靠番茄酱,生番茄来满足需求。
八年后,我上了高中,开始疯狂地沉迷吃番茄牛腩,就像把过去八年缺失的熟番茄都补回来一样。
还因为番茄,而对意大利格外有好感。
比起文化艺术工业这些高级的东西,食物似乎更能让人对一个地方产生眷恋和向往。说到底,人类还是非常遵从自身本能的动物。
今后比以往更加好好对待自己的每一顿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