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因一件小事起了情绪,既然情绪是自我认知的入口,那这个情绪自然不能放过。事情是这样的,上周末搬家时我和老公丢了不少旧东西,公公觉得可惜,有些不满,昨晚又告诉我们说,他下午特意过去老房子,把我们丢的一块木板拿了回来,语气里带着责备。我听后有些不高兴,一个破板子有什么好,还特意过去捡回来。
他们不少生活习惯和观念我都有些难以认同,比如不舍得丢东西,在他们眼中,所有的东西都有用处,哪怕现在用不上,未来也会派上用场,坚决不能丢。在搬家时,我发现家里很多抽屉里都塞满了方便袋、无纺布袋,收拾一下,竟然装了一大袋子,显然根本用不上这么多。
一方面我明白两代人生活观念有差异很正常,他们大半辈子生活在物质稀缺年代,对物品异常珍惜可以理解,对他们来说,物品的用处远大于它的品质感,他们也很难理解现在提倡的断舍离。但另一方面,我依然对他们的生活习惯很敏感,容易开启找茬模式,在日常小事上力证自己是对的,当然这个过程并不顺利,一来很难说服他们,二来很容易引起自己的情绪波动。
针对这个问题,跟朋友多次探讨,今天总算有了清晰认知。
朋友觉察到我有股对抗的力量在,在对抗公婆的生活习惯和观念。再深入一层,我为何要对抗?为何要证明自己是对的?幡然发现,原来我是在争夺家庭话语权。那为何我要争夺家庭话语权?我并不是一个强势的人。想起斯宾诺莎说过“每一个事物就它自身而言都在竭力保存自我的存在,每一种本能都是因保存个体本性而来的手段”,想来是因为在这个家里,一共五口人,除了婆婆就我一个外姓人,本能地把公婆老公儿子归在一个圈子里,而我自己站在圈外。在这里,我的潜意识感到环境被入侵,生存空间遭到威胁,于是自我保存的本能被唤醒,戒备心被唤醒,整个人进入战备状态,把公婆作为假想敌,把日常小事作为战场,打得那叫一个投入。
想到此,不禁觉得自己可笑,这个逻辑根本经不起理性推敲,只需再问三个问题。
问题一,有没有争夺话语权的必要?
公婆也都不是强势的人,比较好相处,在生活细节上也多尊重我的习惯。周末搬家东西都堆在客厅,婆婆就忙不停地想要收拾,被公公制止,告诉她,她按自己习惯收的话,担心我会找不到。可见,他们只是我的假想敌,并无意要和我争夺话语权,理性来看,并不具有争夺话语权的必要。
问题二,力证自己是对的就能争到话语权?
观念这东西根深蒂固,很难撼动,而在家庭生活中,大多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力证自己是对的难度极大。哪怕觉得自己观点是绝对真理,对方也不一定认可,依然是各执己见,自说自话。即使勉强证明成功,对方也不见得心服口服,不见得把你的话视为权威,不见得日后以此为准则,费力证明的结果跟话语权没有半毛钱关系。
问题三,就算争到了话语权又能如何?
这个道理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一书中就有阐述,她和钱锺书因为一个法语读音争吵,说了很多伤感情的话,找来一位会说法语的英国夫人进行公判,结果她赢了,锺书输了。可是,她觉得赢了也没意思,争来争去也不会改变读音规则,而锺书输了自然也不开心,既然这样,为何要争,何不各持异议,不必求同。
经过以上自问自答,终于发现了那个在傻傻地布置战场,设置假想敌,打得酣畅淋漓的自己。看见的同时,我想这个问题也破了大半。
最后,感谢帮我一起分析的好友,感谢那个在竭力保护自我存在的本能,虽然出现得不是很恰当,但是依然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