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01
上周五,我们班发生了一件好玩的事。
2岁半的贝拉手里抓了一把雪糕棍,坐在小桌边玩得起劲。我几次请她去换尿布,她都不肯,担心别的孩子拿走她的雪糕棍。
莉耐特老师对被贝拉说:你的雪糕棍我帮你拿着,保证不让别的孩子拿走。
换尿布的时候,确实听到莉耐特跟别的孩子说了好几次:这是贝拉的,不能给你。
换过尿布,返回小桌边的路上,贝拉听到了玩具厨房里朋友们的笑声,拐弯进了厨房。
莉耐特开玩笑说:我用了半条命保住了你的雪糕棍,你竟然不要了?!
哈哈哈!这是我们幼儿园经常发生的事!
园里有个不成文的物权规则:“先到先得”。
一件玩具,先拿到的孩子可以一直玩,到不愿玩为止。其他孩子要等他玩完才可以去拿。
如果孩子需要去换尿布或做别的事,老师会帮他暂时保管这个玩具,等他回来再接着玩。
如果起了争执,老师也会站在先拿到玩具的孩子这边,保护他的物权。
说好的幼儿园的第一课“分享”呢?
为什么老师好像在保护孩子独享?
02
其实我原来只是跟着大家那样做,心里也有这样的困惑。
后来经过学习,才知道这么做,是为了尊重孩子的心理需要。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认为,2-7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属于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思维特征是自我中心主义(egocentrism)。
此一时期的儿童,在面对问题情境时,只会从自己的观点着眼,不会考虑别人的看法。
对喜欢的东西想独自享有,是他们自然的心理需求。
国内幼儿园有“小班不会谦让”的说法,也体现了对儿童这一心理特点的理解。
像文章开头描述的场景,幼儿园老师保护“先到先得”,就是尊重、保护孩子的独享意识,从而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只有孩子自己的内在需求得到满足,自愿的分享才可能发生。
03
不尊重孩子的心理需要,而要求孩子分享,这种行为等同于耍流氓。
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
几个朋友带孩子一起去游乐场,一个小女孩找到一辆小汽车正玩得兴致勃勃,同去的一个小弟弟跑过来也要玩这个。
小女孩用手紧紧抓着小汽车不放,小弟弟开始哭。
然后女孩的妈妈就劝女孩:“好孩子要分享,你让给弟弟玩一会儿吧,他比你小。”
小女孩眼泪汪汪地把汽车给了小弟弟。
这位妈妈,你讲不讲理啊?
如果你在健身房,刚上跑步机没几分钟,有人过来按了stop,要你把跑步机让给他,还说:”好姑娘要分享!“
你会是什么感受?
当然不愿意了!我还没有好好用,为什么要让给你!
所以,这个时候要求你分享,是违背你的意志。
小女孩的妈妈,以为自己在鼓励分享,其实是否认了孩子正常的心理需求,强迫孩子做不愿意的事。
强迫孩子分享,即使孩子给了,也是不情不愿,长此以往可能会习惯了委屈自己,屈从大人。
孩子还有可能觉得,自己的东西随时都有可能被迫让给别人,形成一种防范心理和不安全感。
所以说,教孩子分享的第一步,应该是让孩子独享。
04
尊重孩子独享,同时要教给孩子界限意识。
幼儿园用“先到先得”的规则,明确了物权和界限:你先拿到的玩具,你拥有对它的物权;别的孩子先拿到的玩具,你没有物权,只有他人乐意分享,或者玩过后你才能去玩。
在家里,家长也可以通过明晰物权来教孩子界限。
经常指着家里的物品给孩子讲讲,哪些是爸爸的,哪些是妈妈的,哪些是奶奶的,哪些是孩子的。
属于孩子的物品,比如爸爸妈妈买给他的东西,得到的生日礼物,朋友送的玩具...... 他有权决定要不要跟别人分享,跟什么人分享。
属于别人的东西,孩子如果想用,必须先得到主人的允许。
05
明确物权界限以后,大人就要说到做到,保护孩子对自己所有物品的独享意识。
比如,别人想要孩子的玩具,家长可以问孩子:你愿不愿让他玩一玩?
如果孩子不愿意,家长要尊重他,跟别人解释:这个玩具他还没有玩够,他玩够了会让你玩的。
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街坊邻居、亲戚朋友,大都习惯了强迫孩子分享,到你这里你不愿意,别人不免觉得你“格涩”(不合群)。
但是,你不保护孩子,谁来保护?提前想些解释的话,可能会帮你解围。
如果有孩子到家里来玩,家长最好提前跟孩子把放在外面的玩具过一遍,一个个问孩子:这个你愿意让某某玩吗?如果孩子说不愿意,就暂时收起来,只把孩子愿意分享的留下。
如果在外面玩,孩子先拿到的东西,别的孩子想玩,家长应平静而坚定地帮助孩子保护他的物权。
在有些情况下,比如几个孩子等着、很难自己一直玩,可以引导孩子用游戏的办法轮流玩。
比如,大点的孩子用剪刀石头布,小点的孩子用“数到50换人”,“唱完一首歌换人”等方法。
在幼教实践中,我发现幼儿对游戏的方法反应非常好。
记得有一次5、6个孩子想玩一个转轮,我们用“数到30换人”的方法,从1岁半到4岁的孩子都参与数数,都能数到30就下来。
因为孩子在这种分享游戏中,体会到了乐趣。
06
当孩子独享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建立了充分的安全感,会不会就自然而然地、发自内心地跟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呢?
有人说,是这样的。
但我们从幼教育儿实践中得知,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这样。
很多情况下,孩子需要大人的分享示范和引导。
上面说了,家里每个人都有物权,那么大人可以在自己物权范围内示范分享。
比如,爸爸买回一个大西瓜。说:这是我的大西瓜,但是我自己吃没意思,想跟大家分享。
然后一家人坐下来分吃,感谢爸爸的慷慨。
姥姥切了苹果,说这是姥姥的苹果,但我愿意跟你分享,我们一起吃。
一定要真的分享,真的吃,不要只是做游戏。
见过有人逗孩子,给孩子要正在吃的东西,孩子一给,就“啊呜”假装咬一口,孩子就笑了。
这样真的会让孩子混乱,学不到分享的概念。
07
大人经常这样示范快乐分享(其实每个家庭每天都有分享活动,只是没有明确告诉孩子),孩子自然而然也想尝试这种体验。
妈妈回家带给孩子一包健康食品,说:这是你的,你决定自己吃,还是分享。
如果孩子自己吃,也不要反对。他自己吃的时候,家里人该干什么干什么,别围着他转。
如果孩子自愿分享,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其乐融融,让他真正体验到分享的快乐。
有时候孩子可能只愿跟一个两个人分享,尊重他的意愿。
这都是孩子学习的过程。
分享,是人在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意识、品质和习惯。
自愿、快乐的分享,是分享的原则。
请理解孩子先独享、后分享的顺序,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帮他建立安全感,然后期待他早日体会分享的快乐!
(海外幼儿教师 槭树街艾林 跟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