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过不惑的年纪读曹卢这本《少年,醒一醒》,实在有些“老夫聊发少年狂”的不应景感。
尽管书中曹卢经常性地使用“老曹”“老曹”的自称,但对于我来说,他实在是一位少年人,更应该称呼为“小曹”。
尽管称呼为“小曹”,但小曹确实有资格写这本《少年,醒一醒》,因为他的特殊职业——大学的班主任,这使得他他确实能始终保持与那些少年们的近距离接触,了解少年们青春期的思想懵懂和情感的萌动,这也是我在阅读这本书时感觉到生动的重要因素。
小曹的这本《少年,醒一醒》,是写给比他自己更年少的少年的,是写给那些身为大学生甚至是中学生的真正少年人的,从情感、学习、生活、个人成长等方面讲述了少年们的困惑,给出了解决困惑的一些建议和鼓励,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又有点“心灵鸡汤”的味道。
作为一名七十年代生人,我真的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心灵鸡汤”成为了一个贬义词。因为在我的少年时代,“心灵鸡汤”无疑是一个褒义词,有些杂志中都直接把这四个字作为自己的专栏。
不过,我想不知道就对了,说明我们的少年时代已经过去了,时代永远属于是现在的少年们的。但从现在少年们对人生的认知和态度来说,偶尔“喝”一点那些倡导积极向上的“心灵鸡汤”,却又未尝不是一件别有味道的事情。
提到“心灵鸡汤”,就让我想起前几天和读初二的女儿就如何看待这次疫情防控进行的一番讨论。
不可否认,现在的大学生甚至中学生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终端,获取信息的渠道相比于三十年前的我们来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对于很多事物,在当初的我们不可想见的年龄里,他们早就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思考。
但不可避免的,他们的思考会陷入到一个比较狭隘的偏见中——其实,所有人都会在思考中陷入偏见。
有偏见并不可怕,因为“我们总是在选择和解释自己对周边世界的印象”,但相比成年人那种“历经沧桑”的隐忍,少年们会更加坦然地将自己的偏见表达出来。
把偏见表达出来是一件好事,但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少年人不能停留在自己的狭隘偏见中,而要在思考偏见、表达偏见中突破原本的偏见。如果始终停留在原本的偏见中,就会从偏见陷入到偏执的境地。
突破原本的偏见,并不是说就能达到全知的程度,不过是进入到一个新的偏见层面,但一定是要比原本的偏见更为高阶的。我理解,这种从较为狭隘的偏见不断突破,达到更为高阶的偏见的过程,即可命名为成长。
《少年,醒一醒》一书,做的就是这项工作,要达成的也是这一项目标——帮助少年们撩开遮罩在自己眼前的偏见面纱,去看到面纱背后更为宽广的世界,尽管这个世界依然还是带着偏见的。
这个撩开面纱的过程,就是“醒一醒”的过程。
如果从“醒一醒”角度来讲,那么这本书的读者就不应该局限于少年,或者说“少年”这个定义,就不应该仅仅以年纪作为标准了。
正如在之前的文字中提到,所有人在思考中都会陷入偏见,而且很多人陷入一种偏见后甚至会一辈子不能将自己“拔”出来。对于这种一辈子不能将自己从一种偏见中“拔”出来的人,即便年龄上进入了成年,我们也依然会将他们视为“少年”甚至是“婴儿”。
偏见不可避免也无法彻底去除,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不过是在不同的偏见中流转,但重要的是不能耽于一种偏见中,或始终处于阶位较低的偏见中。比如书中在《小时候考试要奖励,长大了做事还得先要奖励吗》一章中说到:“许多小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会为了奖励而做事,考试要是考到100分就能买喜欢的玩具,所以才有了好好复习的动力……”,但随着慢慢长大,这种“奖励机制取消了”,很多人或许终其一生都无法中这个被取消了的奖励机制中走出来。这就是被一种很狭隘的偏见给束缚了,成为了小曹在书中写到的“一头为了胡萝卜而不断向前走的驴”。
“你的观念你的行为模式如影随形,是过去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形成的……学会与自己抗争并和解,是心灵的长征。”长征中,我们并没有从偏见中摆脱出来,却始终在向着更高的方向前行,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待《少年,醒一醒》这本书,它可能就是在想少年们指出一条向着更高方向前行的道路,让少年们能在未上路或正在路途中时看一看前方的风景。
当然,它本身也是一种偏见,所以它指出的只是万千前行道路之一,真正的成长还需要少年们自己醒过来、自己趟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