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马上要期末考试了,为了能让她取得一个良好的成绩,每天晚上我都会亲子辅导她的数学作业。而这几天女儿在数学上的“天赋”,一次次挑战我的底线,让我仰天长叹,恨不得结结实实揍她一顿。平时舍不得打舍不得骂的美少女,在辅导功课的时候,就完全是另一种情境了。
今天辅导的内容是列竖式计算除法,我问女儿:“22除以2等多少,余多少?”
“等于20”女儿犹豫了一下回答道。
“什么,那22减去2等于多少?”我开始抓狂,语气很生硬。
“也等于20”女儿说。
“怎么能都等于20呢?”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只好提示自己平静下来,着急没用,又问道:“那22除以3等多少,余多少?”
“等于18。”女儿一边说一边开始掉眼泪。
我假装没看到她落泪,继续讲。但是这时候语气缓和下来,刚才的怒火也似乎被女儿的泪水浇灭一些。心里告诉自己讲个题没必要把自己急成这样。我也知道自己的焦急在语气里绝对是表露的很明显的,因为不凶一点根本不足以发泄我内心的焦急和愤怒。我这种焦急让孩子感觉非常不好,也只能激发她的逆反心理。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当时还是着急,还是不能完全控制好。
一番思想按摩,自己总算平静了许多。我语气柔和的问她,准备接受更严峻的考验:“那21除以3等于几?”
“等于7。”没想到她一下说出来正确答案了。
“不错,那22除以7呢?”
“也等于3,余1。”在我们都平静下来时,女儿的大脑似乎用恢复了正常运转,更严峻的考验没来。
现在想想当时的情况,大概率是我的着急让她倍感压力,导致她脑子里一片空白,会的东西也想不起来了。我总是低估家长对孩子的压迫力,总误以为家长怎么对孩子都可以,再夸张也比老板给的压力小,其实则不然。而且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和没有防备,使得家长给孩子带来的压力可以更直接的作用在孩子的心灵上。
希望这个过程能让自己以后有所警醒。反观自己焦急的背后原因,一是自己有个求名的私利在,希望孩子能成龙成凤给自己争光,所以一看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就着急,因为这都不会,必然会丢人;第二是自己不愿意多付出,想着赶快把作业做完,自己好去做自己的事情,所以讲了10分钟还没效果,这着急就来了;三是不懂换位思考,自己学了那么多年,就认为对孩子也不难,而这种以自己为中心、为参考的自私,注定无法理解孩子,在生活中也无法更好的理解他人。
做事先做人,做人先修心。辅导孩子功课只是修自己心的工具,辅导不好也是反映自己水平不高的镜子。以后把辅导功课作为亲子时光的重要时刻,同时克去那三种私欲,这样才会有好的结果。也只有自己的心好了,一切才会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