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是人的自然本性,人有很多无师自通的本能,比如生下来就会吃奶,但很多本能开始弱化了,甚至消失,比如跳跃和游泳等等,于是,人们开始寻找,我们有哪些天赋?
其实那些被世俗化的天赋都是人类的小聪明。
今天朋友突然问起,什么是“天赋”?一个足以把人搞疯了的命题,既然说不清到了词穷的地步,哪些还能说道下去的就应该天赋了吧,如此下去,雪球越滚越大,但终究谁也没有见到过所谓真正的天赋,所谓替天行道只不过是拉大旗作虎皮的愚人伎俩而已。
对待求知,孔子把人分成四种,即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困而不学,下等人是不学习的,其他都要学的,生而知之的说法只是孔子的一种谦让。
天赋一说莫衷一是,有些让人迷离,其实这种说法源于《易经》,《易》之于人就是天赋,叫“天垂象”,人的智慧来源于天,是从上而下的,更有一种说法叫醍醐灌顶,直入囟门!老子也直呼“天门开合,能为雌乎”,人的智慧就像婴儿投胎一样神乎其神!
其实老天挂出来无非就是那八大件,日月五行,山川河岳,文王画出来,孔子来解释,文王的说法就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大人具有天赋的智慧!
在孔子认为大人的德行就是圣贤,今人是无法超越的,所以他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得见君子斯可矣”。那么在孔子认为君子和圣贤有什么区别呢?圣贤,诸如尧舜,可以做到恭受正南面,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无为而治”啊,这就是天赋!而君子是效法天地之道,而修治世之功的,孔子由天赋转而成修身治世。
君子有四德:观象、察言、制器和占卜,总而言之是尊道贵德。所以孔子对天赋的定义是真诚,“率性之为真”,“率真之为诚”,真诚然后格物,格物而致知。
老子也这样认为,“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赤子之心不可谓不诚啊!
所以天赋对于智慧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同时也是老天赋予每个人的应有的本性!只是世俗的尘垢掩盖了它的光芒,使人们有了错误的认知,一旦我们回归自然,回归到真诚,人性就会向善,其本真的一面就是天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