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来分享一些关于数学的一些小趣事,数学可谓陪伴我们一生,从小学到大学,我们与数学相爱了12年,虽然我们深爱着数学,可数学并不深爱这我们
today,我就来分享一些关于数学的人生哲理吧,其实也不是我的,只是我从一些途径中看到的。
有位同学他喜欢数学,他说因为数学反映了人生。
~~~~~~~~~~~~~~~~
已知:我现在拥有什么?
求证:我想要得到什么?
证明过程:我要怎么耗费一生去得到我想要的?
一路走来,我发现,我知道的越多,我感觉自己拥有的对于想要得到的就越不够。曾经我只满足于小小的数学老师,而后来,我的梦想也慢慢模糊了。
就像,曾经我只满足于做出高中数学题的基础上比别人多知道一些,而现在,想学的更深入,想发现一些没有人知道的东西。虽然,这很难。
但是,最初的目标(人民教师),我相信我能够轻易实现。虽然我还没有实现(这需要时间,毕竟我还只是大学生)。
就像我能够一眼看出高中数学题怎么做但是你刚给我题的时候我写字没那么快不可能几秒钟写出来一样。
但是你要我证明一个还没被证明的定理?
我还做不到。
这就是一个擅长高中数学和初等的大学数学的人在思考人生问题的模式。
~~~~~~~~~~~~~~~~
再来贴合题目谈谈题主想知道的高中数学题。
之所以我能一眼看出高中数学题基本的思路,是因为,给出的已知基本都“有用”。当然也不排除某些竞赛题不一定是这样。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基本上可以把每个已知推出个两三步,甚至可以得到结论。
那么如果我们还没有得到结论呢?那么我们先来看看,我们想要得到什么?
好的那么再来看看,我们怎样才能得到它?
前面我们从前往后推,后面从后往前推,当后者含于前者,不就都出来了?
~~~~~~~~~~~~~~~~
题外话:高考前,我们不需要在乎我们需要证明什么,只要不断地提高我们的分数,强化我们的“已知”。但是,上了大学以后,我们一定要知道自己需要证明什么,不然,所有的“已知”,可能最后会沦为无用条件。由于没有目标,你可能也创造不了对你有用的条件,成为新的“已知”。所以骚年们加油吧~!
最后引用华罗庚先生的一句话来结尾:任何一个人,都要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总要离开学校的!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