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多人
心里明明爱着
却习惯用面目狰狞来表达
看到孩子玩水,大人担心他生病,大吼大叫阻拦;
孩子跑来跑去撞到头,大人心疼,边揉边训斥,“撞到活该,谁让你跑来跑去?”
心里明明爱着,却为何面目狰狞?
今年十一回老家,跟家人和娃们共享美好时光。相处过程中,发现“心里明明爱着,却面目狰狞”的情形,非常普遍。
我是9月29日晚上很晚到家,娃们都睡了。第二天早上,我去房间看妹妹家老大、老二。5岁的老大睁开眼睛,看到我羞涩地笑着,又想跟我玩,身体在被子里钻来钻去。光着的小屁屁露在外面。
旁边的爸爸妈妈看到了,担心他受凉,俩人异口同声严厉地吼道,“你在干嘛!赶紧钻进去!”原本就羞涩的娃,脸上的笑容在爸爸妈妈好心的提醒下消失了,生气地用被子把自己给包起来。
爸爸妈妈本意是关心和爱——担心孩子着凉、生病。但脱口而出的话,却传递给孩子的是指责、批评和埋怨。
事后,我给妹妹反馈,“你本来是关心,你觉得这大声的斥责让他感觉到的是关心,还是否定?”妹妹恍然大悟,“好像没让他感到关心哦!下次要注意了。”
晚上我们聊到家里一位哥哥的孩子。
今年8岁的孩子,因为耳朵听力有些弱,跟人互动,得对方大声一点才能听到。加上一直是爷爷奶奶照顾,孩子内心的安全感较低,很多累积情绪都压在心底,遇到一些大人看起来的小事,很容易生闷气。
奶奶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尽心尽力,付出很多。遇到一些事情,孩子不愿意听从安排或建议时,奶奶会很生气地说他,“怎么这么不懂事?”家里其他的大人,也经常对他说类似的话。
九月份开学第一天,姑姑准备开车送上学比较远的小文去上学,让老人送她家已经上4年级、学校离得更近的孩子上学。姑姑和奶奶都是一片好心,想要给小文更好的照顾。
可能因为习惯了奶奶送,听到临时有变,小文心里不愿意。但从来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情绪和想法的小文,闷头生气不说话。
姑姑和奶奶跟他说了各种好处,他还是一言不发,也不配合。姑姑和奶奶非常生气,“这孩子怎么一点都不知道感恩?都是为了你好,怎么还这么倔强?”原本是关爱孩子的举动,却在“不听话、不懂感恩”的抱怨中,草草结束。
明明是出于爱,为何却习惯在表达关心的过程中,充满抱怨、生气或愤怒呢?
衡量爱的唯一标准是——对方感觉到被爱。
在中国的传统中,直接表达爱和关心是一件很陌生别扭的事情。反而,各种批评、否定中,却口口声声说着“为了你好”的情形,却习以为常。
天涯论坛上,曾有一个专辑帖子流行一时,主题是——父母皆祸害。很多父母认为的“爱”,都带给孩子很多伤害。
前几天家里两个年龄相仿的男孩(一个5岁,一个6岁),一起玩的时候,5岁的男孩关门不小心夹到6岁男孩的手。6岁男孩的妈妈,听到孩子的哭声后,非常心疼。
妈妈出于着急,对着5岁的男孩一顿大吼,“你干什么?为什么弄到他手指?你不知道这样很危险吗?”原本就发现自己闯了祸的5岁男孩,已经满脸害怕,被大吼之后眼泪刷刷地流。
5岁男孩的妈妈在旁边提醒说,“事情已经发生了,这样大吼孩子也没用了,先平静下来看怎么处理更好吧。”
6岁男孩的妈妈,心中各种心疼和着急,并不接受这种提醒,但也不好继续对着5岁男孩大吼,转身吼起自己的孩子。
你怎么总是这样?
你为什么从不懂保护好自己?
跟多大年纪的孩子玩你都会弄伤自己!
······
一顿大吼中,孩子满脸不知所措,试图靠近妈妈想让妈妈不生气了。但,他却被生气的妈妈一把推开了。
孩子受伤,妈妈充满心疼和关心,这是多么温暖的感情。妈妈因为着急而表现出的言行,却向孩子传递着截然相反的信息——
我是一个无法保护好自己的人!
我惹妈妈生气了!
我被妈妈批评否定了!
细数这些感受中,哪一个真正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关心了呢?
真正好的爱,是正向的表达、不带评判与情绪化的关心,这样的爱才能让对方感受到温暖。
孩子受伤大哭,此时,妈妈走过去,轻轻抱着他,抚摸他的背,轻声告诉他,“你碰疼了,很伤心对吗?妈妈陪陪你。”而不是情绪激动的指责,这样妈妈才能带给孩子爱的感觉,也才能带给孩子正向的经验。
第一,孩子感觉到妈妈贴心的关爱。即便受伤很痛,但有妈妈的呵护和关爱,心理也很温暖和有力量,这对于痛的减轻有直接的帮助。
其次,孩子从妈妈身上学习到一种能力,那就是面临意外和挑战,保持情绪平和的能力。
最后,等孩子在爱和陪伴中平静下来,妈妈再跟孩子一起讨论,下次可以怎么做得更好,孩子才真正地做到“吃一堑长一智”,从经历中获取经验和能力。
即便不知道怎么做才好,只是抱着哭泣的孩子,抚摸他的后背,拥抱、抚摸和陪伴本身,就是非常好的给孩子温暖和力量的方式。
武志红认为——很多中国成人,都是心理上未得到充分接纳和爱的“巨婴”。心理上的“巨婴”,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一旦对方未能如己所愿,就非常抓狂、愤怒、沮丧、挫败。
刚出生的婴儿,处于全能自恋,认为世界是围着自己转的——饿了妈妈给奶吃,累了妈妈抱着睡,痛了妈妈给以安抚。
婴儿时期,越能得到无条件、充分陪伴和爱的人,在成人后越能宽容、平和而充满力量地面对不同的人事物。
相反,童年时因为各种因素,未能得到充分爱和陪伴,甚至经历很多创伤(父母离异、母爱缺失、家庭暴力或冷漠等),潜意识中潜藏许多恐惧、不安,成人后,尤其是为人父母后,面对孩子,潜意识的恐惧不安,会被孩子一言一行轻易激发。
无法忍受孩子的哭闹,看到孩子受伤心里很心疼,却控制不了情绪地爆发和指责;
只希望孩子乖乖听话,却受不了孩子的自主与自由;
情绪阴晴不定,爱的时候爱得甜腻腻,恨的时候咬牙切齿;
······
这都是成人内心恐惧与不安的常见情形。
即便如此,只要意识到这种“心里明明爱着,却习惯面目狰狞”的表达方式,是源自自我潜意识中的恐惧不安,而非由于孩子“不乖、讨厌”造成的,改变就有可能发生。
每个人成长中,都有不同程度未被满足的爱的缺失。因此,看到这么多成心里明明爱着却面目狰狞,我充满理解。同时,我也看到,带着开放心态、愿意不断学习和成长的人,越来越多。
我期待,通过自己的分享,让更多人内心种下一颗"用温暖的方式表达爱"的种子。
文/朱雪琴
※远见教育机构家庭教育资深从业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
88年生人,热爱文字,期待通过文字记录和分享自己在从业和成长中的点滴感悟。
坚定一份信念——我们的下一代,值得拥有比我们更好的成长!